浅谈《伊利亚特》中典型场景对叙述节奏的影响 ——以“神的来访”场景为例

       神“急于要前去帮助阿尔戈斯战士”,因为此时希腊处于弱势,而她们曾有过与之相反的许诺,违背将是“可耻”的,也关乎“力量”的展现[ 荷马著,罗念生、王焕生译:《伊利亚特》,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28页。],外访势在必行。因而诗人在此减缓节奏,予出行准备以充分的描绘,一方面与“荣誉”的重要性有关,另一方面也突出了出行的庄重、严肃,引起听众注意,为后文她们对战局产生的转折性作用作铺垫。
       其次,就人物形象而言,赫拉和雅典娜在神界地位举足轻重,也是贯穿全诗的重要角色,有与其身份相匹的车马兵甲合于情理。雅典娜“把她亲手织成、亲手精心刺绣的彩色罩袍随手扔在她父亲的门槛上”[ 荷马著,罗念生、王焕生译:《伊利亚特》,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29页。],也点出了探访人间的迫在眉睫,并塑造出她爽利干练的形象。站在诗人的角度,通过节奏的放缓,来对人物形象进行必要的渲染,也有助于角色的塑造,以增强全诗的生动性、具体性。
       第三,整体上来看,此前的段落虽为战争,但在萨尔佩冬受伤后节奏趋缓,因此诗人在概述性质的702-710行后,接以缓慢、详尽的叙述,并无突兀之感,反能与阿尔戈斯人的“慢慢后撤”相对应,暂时抽离结果似乎呼之欲出的战局,设置悬念,令观众战争结果产生期待。而在她们抵达人间后,叙述节奏加快,在近150行中展开了激励、战斗、受伤、治伤等情节。其中,化身、鼓励、助战是常见元素,与其他内容结合并密集排布后,促使叙述节奏由缓转急,通过压缩文本时间,凸显战局的陡转,既显示两位女神的力量,也使叙述更为波澜起伏;继而线索又回归到神界,以阿瑞斯“光荣得意地坐到宙斯身边”,和短短三行的女神回到“富丽堂皇的宫殿”[ 荷马著,罗念生、王焕生译:《伊利亚特》,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35页。],结束“神的来访”。
       在第八卷中,女神再访人世的原因则集中于赫拉“怜悯”希腊人、雅典娜憎恶赫克托尔上,情感和出访的重要性轻于第五卷中,且因宙斯的阻止而失败,不得不重返神界,所起作用无多。因此如第五卷一样的详尽在此是不必要的,相对较快的叙述节奏,能在强调她们的地位和严肃态度的同时,避免赘述和虎头蛇尾、虚张声势的嫌疑,并将情节在微小的波折后尽快带回主线,集中于宙斯与赫拉的冲突、赫克托尔的演说。

       另一类“神的来访”场景则相对详略分明,减省了对准备和行程的繁复描写,只保留与紧扣情节的部分或出行路线,表现手法以明喻为主,以此较大限度地加快叙述节奏,使全篇的叙述流畅进行。其中又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因情节而刻意表现的“匆忙”,二是来访者仅代为传令,本身牵涉无多。这两者在爱德华兹所析场景中均有涉及,因此这里以他卷中的例子进行补充。
前者在部分场景中被诗人直接点明,如第七卷16-20行“目光炯炯的女神雅典娜看见他们在激烈的战斗当中杀死阿尔戈斯人,便从奥林波斯峰顶匆匆下降到神圣的伊利昂”[ 荷马著,罗念生、王焕生译:《伊利亚特》,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56页。],毫不拖沓的地点转换,是“匆匆”二字的正面写照,故事迅速推进到阿波罗与雅典娜的合作;第二十卷318-320行“强大的震地神波塞冬听见女神这样说,立即出发穿过战线和密集的枪雨,来到埃涅阿斯和阿基琉斯交战的地方”[ 荷马著,罗念生、王焕生译:《伊利亚特》,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85页。],在战争的间隙插入神明的出现,通过叙述的快进维持原来战争的紧张氛围。
       上述场景以简略形式呈现也有部分客观原因,如例二中波塞冬的出发地并非其居所,而是众神观战的高垒,且战局紧张,充分准备不合实际。在第十三卷同样以波塞冬为主人公的出访场景中,他从宫殿前往希腊船只,诗人对其车马兵甲和大海的变化都进行了详尽描写,以突出波塞冬巨大的力量和重要的地位,凸显“克罗诺斯的两个强大儿子”[ 荷马著,罗念生、王焕生译:《伊利亚特》,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06页。]间的对峙。
       后者则以伊里斯女神的来访为典型。她作为神使,并未参与战局和众神之争。从诗人角度看,伊里斯的作用除了代替地位高贵的神明传话外,或也有减省叙述的作用,通过将情节附加到一个可以略述的小角色身上,避免主要角色出场时可能的具体描写。如第二卷786-788行“快如风的伊里斯,从手提大盾的宙斯那里来的使者,带着一个悲惨的消息,到达特洛亚人那里”[ 荷马著,罗念生、王焕生译:《伊利亚特》,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6页。],仅用寥寥数语就交代了她的身份、速度、目的地,传令后的归去也被省略;第十五卷168-173行“迅捷如风的伊里斯听从他的吩咐,立即由伊达山出发前往神圣的伊利昂。又如雪片或寒冷的冰雹被由气流生育的波瑞阿斯无情地驱赶迅速降落,迅捷的伊里斯也这样快捷地向远处飞去,来到著名的震地神面前对他这样说”[ 荷马著,罗念生、王焕生译:《伊利亚特》,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51页。],使用明喻简单叙述她的出行,尔后她对波塞冬所言,也大致重复了宙斯的原话,对话后的归去也被再度略除。
       传令者的主要作用在于填补情节的空白,使之能通顺合理地进行,尽管他们有时兼具劝导、阵营代表等作用,但多数情况下其所传达的话语、被传达者的获知才是更为重要的内容。而其所传达的话语又有较大可能性已在前文出现过,如上述例二,其内容对于听众而言是已知的,在此重复可能有强调的意味,并过渡到被传达者的回应、行动等,但传话本身并无太大详述的需要,否则反而会导致叙述节奏过于缓慢,影响情节的流畅性。

       综上所述,典型场景中元素的选择与叙述节奏有着密切的关联,诗人从情节需要、人物刻画、诗篇整体和听众立场等方面着手,通过元素的选择改变典型场景的详略与叙述节奏的快慢,以起到不同的作用和表达效果。铺排和描述的详细,在减缓节奏的同时,也起到了设置悬念、突出这一情节的重要性等作用;而对一个典型场景的略写,则能迅速过渡到下一情节,加快节奏,使得故事更为跌宕、紧张。《伊利亚特》作为口述文学,典型场景的使用与详略变化,也是诗人增强讲述效果、保持听众注意力等不可或缺的方式。

夏沈纯 汉语言文学 15300110034

©2024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