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改革的理念

 

       我们在身边的基因科学教学过程中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突破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使理论教学与科研创新相结合,建立了基于翻转课堂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1.建立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建立了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更注重学生基因科学思想的培养,引入现代多媒体技术,充分利用各种网络平台与学生交流,从FtpBBS,人人网,到现在普及的微信,实时了解学生们的学习动态,针对学生们的特点,不断调整教学方案,将原有的论文写作考核改为实践考察调研和论文写作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加大对助教的培训力度,明确助教的职责,充分发挥助教的桥梁和辅助作用。通过一系列改革,《身边的基因科学》在学生中的一直颇受欢迎。对学生连续2年的调查反馈显示,新增的翻转式课堂教学受到了绝大部分学生的欢迎与认可。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又在逐步建立一套与《身边的基因科学》教学相配套的数字化微课课件,实现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更好地适应知识快速更新的速度和传播知识,更好地启发学生对事物的思考能力,调动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素养,提高他们对科学的认知和创造力,提高了教学效率,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个性化教学模式。

 

2.将实践与调研考察相结合

       通过对江苏昆山及上海青浦的有代表性的生物技术高新产业公司进行参观,考察和调研过程,让高校的学子们感受到体现在中国生物医药人身上思想价值引领,发挥科学发展中先辈楷模的示范性,学习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动以及踏实肯干、克服困难等意志品质。希望同学们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具有问题意识,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能正确认识并热爱所学专业,运用所学知识推动科学进步、服务大众。通过实践调研考察,使学生对我国目前生物医药产业已拥有的基础,发展近况,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有一定的了解。也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基因科学知识与人类健康之间的紧密的关系,对基因技术在我们身边的应用有更全面的了解,也对基因科学领域中走在科学前沿的企业家身上的精神家国情怀有切身的体会和感悟,为未来服务社会中焕发光彩而奠定基础。

 

3.讨论形式多样化

       将讨论课设计成小班讨论+大班展示的模式,先小班讨论,4-5位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同学根据兴趣爱好挑选一个翻转主题(这些主题不是一个确定的题目,而是一个热点方向),教师与学生共同确定小组后续深入讨论的题目。如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这个翻转主题可包含的问题有:日常接触到的转基因食品有哪些?哪些农作物新品种被误认为是转基因食品?从生物学原理层面分析讨论,转基因食品是否对人体有害?对目前国家对于转基因技术的政策措施有何建议?等等。在小班讨论的时候每个小组选取其中1-2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通过查阅数据库、图书等途径,形成汇报PPT、讲稿、辩论稿等(由教师和助教协助调整和修改)。通过这种方式,即使有两个小组选择相同的翻转主题,最后讨论的方向也可以起到很好的相互补充效果。在大班展示的时候,通过PPT汇报、讨论、辩论、情景剧等多元化的形式展示他们的调研结果,不仅活跃了课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还让学生在分享、讨论、展示的过程中提升科学思维和表达等综合能力。

 

4.教学内容专题模块化

       “通识核心课程是大学本科阶段通识教育领域(非专业教育领域)的一种课程设计模式,是将一些相关领域的重要基本论题予以重新组合的一种课程,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共同的学识背景。复旦大学通识核心课程在课程设置上有别于传统的公共选修课程,大大丰富了学生的培养模式。但是,在授课的过程中,每个模块下的每门课程都需要面临相同的问题,即需要面对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进行知识的讲授。《身边的基因科学》作为复旦大学通识核心课程六大模块课程中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模块的入选课程。为了满足不同层次背景学生的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多次改革和调整,最终确定并构建了基础知识和专题应用两大模块,基础知识模块包含基因的解读,DNA结构的解析历程,遗传密码的破译,神奇的基因技术,重组DNA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和DNA测序技术等与基因科学知识相关的专业知识,然后再开展专题应用知识模块的教学。专题应用模块包含:基因与人类健康(调研主题有关于基因检测服务的了解,关于试管婴儿和完美婴儿的调研等)基因与农业科技(调研主题有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态度);基因与伦理(调研主题有如何面对和解决基因隐私与伦理问题)。专题应用模块中的讨论调研主题都来源于生活,潜移默化中使学生逐步形成关心民生,立足前沿,胸怀天下的人格品质。

 

5.建立新的考核机制,培养科学论文的撰写能力

       在对教学体系和内容进行了重大改革后,我们对教学的考核机制也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将考核与调研讨论,课外实践和科研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深入地了解基因科学知识与人类健康之间的紧密的关系,对基因技术在我们身边的应用有更全面的了解基础上开展科研论文的撰写,理论联系实际,从自己的切身感受出发,大大提高了科研论文的写作水平。在实施翻转讨论式课程时,与实时互动系统相结合,将小组分成三类:主讲小组(课堂正在展示的学生),提问小组(针对展示的讨论主题提出相关问题)和评分小组(为主讲小组和提问小组给出合理的评分)。这三类小组都将随着主讲小组的改变而进行轮转。教学中,每个同学都可以利用手机上安装的实时互动程序对展示小组的同学进行实时评价。这种一组展示+几组提问+几组评分的模式,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在促进学生知识积累和探究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发现、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也从另一个角度促进了他们对于科学论文主题的把握和写作水平。

 

4、实施效果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论文写作能力及综合素质,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由课程主讲教师指导本科生完成相关调研论文两篇,目前为投稿阶段,获得通识核心课程优秀论文奖4篇(其中一篇为一等奖)。

 

 

©2017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技术支持:维程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