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介绍
形而上学与知识论问题
形而上学与知识论问题

       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向学生展现作为“第一哲学”的形而上学与知识论的诸问题。形而上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某类特殊事物,而是我们这个世界本身,或者这个世界上所有存在的食物,以及我们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形而上学问题对于认知、信仰、伦理、美,乃至人类各知识门类的深刻反思都息息相关。而知识论关注我们的知识何以可能,它的有效性边界以及规范性问题。我们希望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引导学生发现并开始认真地思考哲学问题。我们还希望通过阅读、课堂讨论与写作练习,训练学生能够有效地思考这些问题,掌握提出问题,尝试回答问题并为之辩护的能力。
       教学内容:
       作为一门通识教育课程,本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与传统的西方哲学史不同。我们不追求对知识点的覆盖,而是强调向学生展现基本的问题域。我们以共同的终极问题为引导,有侧重地介绍它的某些方面,以及历史上关于这些问题一些经典的思考。具体如下。
     形而上学:
       ♦存在论与实体问题。要点:存在问题在巴门尼德那里的肇始,在以后希腊哲学发展中的变形。亚里士多德的实体概念,以及实体概念在以后西方哲学发展历程中的典型表现形态。
       ♦个别和一般的关系,或者:殊相和共相的关系:柏拉图主义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以及其在亚里士多德那里遭遇的批评。这个争论在中世纪时代得到的新发展。
       对于可能世界的形而上学问题的思考(有分析哲学兴趣的老师选教)
       身心关系问题(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以及随后出现的身心平行论、预定和谐论、身心双面相论等)。
       时间和空间问题(欧陆背景和分析背景的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内容)。
       上帝的存在(对于上帝的存在论以及宇宙论证明)
       自由意志(决定论、自由论和兼容论之间的斗争)
       语言、逻辑与元形而上学问题

       知识论部分

  近代经典“认识论”:

  •        对于认识起源的经验论解释  从洛克到HUME
  •        对于认识起源的唯理派解释  笛卡尔、莱布尼茨、斯宾诺莎
  •        康德的综合
  •        新经验主义——实证主义——对于这个问题的新看法

       现代英美“知识论”

  •        盖提尔问题
  •        基础主义
  •        融贯论
  •        外在主义

Copyright © 2015 复旦大学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核心课程办公室   |  邮箱:fdge@fudan.edu.cn

微信平台
@通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