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评价

上完这门课后我觉得计算思维真应该升级为一门必修课,正如汪老师第一节课上说的计算思维是21世纪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这门课正是为我们打开了获取这项技能的大门。课堂还采用了翻转课堂的形式,鼓励同学在线下课堂上提问、练习,还提供了继续深入学习的途径。所以说这门课只是一个“导论”,老师更注重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锻炼同学们的思维能力,让同学们在课里课外能持续高效地提高对计算机乃至整个客观世界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这学期上了一学期《计算思维》课程,让我感到收获颇丰。我就读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以数论为主要的兴趣方向,对于计算机的内容知之甚少。在大一时,我曾经学过一学期的C语言课程,但是没有系统学习过算法、数据结构等课程。在这门课上,汪老师与黄老师深入浅出地为我们讲解了算法、数据结构的一些基本概念,比如二进制,游程压缩,霍夫曼编码等,这让我感受到了极大的乐趣,课上没有听懂的地方,高校邦上的视频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我认为这是一门非常好的课,非常感谢两位老师的付出!

在选择模块课程的时候,同学推荐了这门课,说两位老师讲课很好,就选择了这门课。在一学期的上课过程中,真的了解了很多对我而言非常陌生的知识。尤其像我们系甚至不用学数学,真的有很努力地试图跟上老师的节奏。但其实,不论在历史学科中还是日常生活中,计算的思维都是能带来挺多启发的。在上完课以后,我其实有思考,过去的史料大多集中于纸面信息,而现在乃至未来的史料可能更碎片化、电子化、细节化,在这样的情况下,依靠人力显然是很难去完成史料整理工作的。那我们应该运用怎样的方式与思维逻辑去规整这些庞杂的信息,又应当如何去借助计算机的能力去提取其中的有效信息呢?

Copyright © 2018 复旦大学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维程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