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禅杖、袈裟和《心经》到底有什么作用?
张栋梁
【摘 要】《西游记》中禅杖、袈裟和《心经》的作用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一即现实细节上的物理作用,二即在内心和信仰上帮助取经人化解可能发生的劫难,三即代表顶层对取经事业的安排设计,代表和接引各位神祇的直接帮助,并且对周边的人及其想法造成微妙影响,目的是用各种方法保证取经人无虞。最后,对研究中遇到的过度解读问题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西游记》 禅杖 袈裟 《心经》
当下有一种观点认为,唐僧在取经之前以及在途中收获的几件宝贝——九环锡杖、袈裟以及《密多心经》,虽然登场的几乎所有人都称赞它们神力无穷,但是在具体的情节中,它们并没有任何作用。一些学者对此表示费解,还有一些人认为这是作者刻意设置的“矛盾”和“暗讽”,比如讽刺佛界和一些神祇不做实事等等。
首先,这种观点可能是稍显片面的——由于《西游记》具有一定宗教和伦理的意味,探讨一件物品在本书中的作用,不仅应该关注它推动情节和改变故事走向的效应,更应该关注它在主旨大意层面上、潜移默化对情节设计的影响。其次,要关注它所代表的信仰,以及所象征的相应各方势力在明处、暗处的帮助和左右,关注到整个故事背后的“设计者”;再次,禅杖、袈裟和《心经》并非没有用处,有一些“物理用处”的细节。最后,对于“暗讽”的观点,我们还应该探讨这是否有过度解读之嫌。以下展开详细探讨:
一、《西游记》中有关禅杖、袈裟和《心经》的现实用途细节
相对于主旨大意而言,这是比较“不重要”的一些情节,但是它们可以用来反驳一些认为这三件法器“毫无作用”的观点。
1.辨识身份,引起重视和礼遇。
当取经人或许不被人们信任时,人们终究还能看出来这些袈裟锡杖属于宝物,从而重新考虑事情的前因后果;包括观音菩萨和木叉行者在来到长安时,也是靠着这几件宝物从市井上一路上行,最终见到了唐王,找到了金蝉子。原文如下:
……见得法师坛主,乃是江流儿和尚……菩萨十分欢喜,就将佛赐的宝贝,捧上长街,与木叉货卖。你道他是何宝贝?有一件锦襕异宝袈裟、九环锡杖,……只将袈裟、锡杖出卖。《第十二回 玄奘秉诚建大会 观音显象化金蝉》
众禁子听言,一齐动手,把两个包袱解看。……只见几层油纸包裹着一物,霞光焰焰,知是好物……惊动本司狱官……见了,乃是一件袈裟,又将别项衣服,并引袋儿通检看了,又打开袋内关文一看,见有各国的宝印花押,道:“早是我来看呀!不然,你们都撞出事来了。这和尚不是强盗,切莫动他衣物,待明日太爷再审,方知端的。” 《第九十七回 金酬外护遭魔毒 圣显幽魂救本原》
2.重要场合的礼服。
每当唐僧参加正式宗教场合(比如在长安登台讲经),拜佛扫塔,入朝倒换公文等等,都会换上这身袈裟,观者“无不赞赏”,这间接地使他们的西行之路更加顺畅。原文如下:
玄奘遂穿了袈裟,上正殿,佛前礼拜,道:“弟子陈玄奘,前往西天取经,但肉眼愚迷,不识活佛真形。今愿立誓……《第十三回 陷虎穴金星解厄 双叉岭伯钦留僧》
“我与悟空入朝,倒换关文去来。”长老即穿了锦襕袈裟,戴了毗卢帽,整束威仪,拽步前进。《第六十二回 涤垢洗心惟扫塔 缚魔归正乃修身》
3.物理作用。
袈裟唯一的物理作用是:它可以自己发光,帮助孙悟空找包袱。原文如下:
“……却是包袱放光。那妖精把唐僧的袈裟脱了,不曾折,就乱乱的揌在包袱之内。那袈裟本是佛宝,上边有如意珠、摩尼珠、红玛瑙、紫珊瑚、舍利子、夜明珠,所以透的光彩。”《第六十五回 妖邪假设小雷音 四众皆遭大厄难》
“……即抽身跳在宝殿寻时,忽见光彩飘飖。行者知是行李,怎么就知?以唐僧的锦襕袈裟上有夜明珠,故此放光。”《第七十七回 群魔欺本性 一体拜真如》
锡杖唯一的物理作用是:在走过冰冻的河流时,可以将它横担在马上,一旦冰裂可以防止落水。原文如下:
“八戒把九环锡杖递与唐僧道:“师父,你横此在马上。”……道:“……凡是冰冻之上,必有凌眼,倘或躧着凌眼,脱将下去,若没横担之物,骨都的落水……”《第四十八回 魔弄寒风飘大雪 僧思拜佛履层冰》
当然后面还会讲到,唐僧这次之所以大难不死,连水淹都淹不死(这很不符合生活常识),很可能也是锡杖的功效。
二、有关这三种法器的作用,相对深层的探讨
1. 很多灾祸来自内心,锡杖、袈裟和《心经》帮助取经人躲过很多潜在劫难。
以下是如来佛祖对法器的解释。他只给出了结果,却没有给出实现途径:
如来道:“……但恐善信难行,我与你五件宝贝。”……“这袈裟、锡杖。可与那取经人亲用。若肯坚心来此,穿我的袈裟,免堕轮回;持我的锡枚,不遭毒害。”《第八回 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
首先,对于如来所说“免堕轮回”和“不受毒害”(原文很明显使用了互文手法,因此可以理解为袈裟和锡杖兼有这两种功效),一般可以理解为内心的庄严清净、不受污染。这很容易验证,比如取经人历经了各种心魔(思乡之情、美色诱惑等等),最终都成功地度过了劫难,从“心性”和“根本信仰”上从未出现动摇。原文是这样解释的:
“三宝巍巍道可尊,四生六道尽评论。明心解养人天法,见性能传智慧灯。护体庄严金世界,身心清净玉壶冰。自从佛制袈裟后,万劫谁能敢断僧?”
“佛衣偏袒不须论,内隐真如脱世尘。万线千针成正果,九珠八宝合元神。仙娥圣女恭修制,遗赐禅僧静垢身。”
考虑到“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的佛家观点,袈裟和禅杖在这方面的功效或许是不可小觑的。包括《心经》也在讲“心灭”的道理,所以作用机制也大体相同。
唐僧师徒在整个取经过程中所遇到的终极困难不是所谓的妖魔鬼隆,而是他们自己。佛教认为,人的一切苦难都源于“贪嗔痴”,乌巢禅师所说的“魔障” 也可以说是由“贪嗔痴”带来的。而贪嗔痴也正是存在于唐僧师徒身上的阻碍他们修成正果的“三毒”,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则分别代表了“痴”“嗔”和“贪”。[1]这三件法器因为“官方介绍”可以帮助每一个取经人避免这些来自内心的问题,因而具有神奇的功效。
从具体的经文内容方面也可以解读。“远离颠倒梦想。”妄想消除,真如方现。“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元眼界乃至无意识界。”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产生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六尘能劫持一切善法,害人慧命,又称为“六贼”。[2]规避掉这些风险,取经就成功了一半。
最典型的例子是面对女儿国国王、老鼠精的情感诱惑;面对乌鸡国、朱紫国的权力诱惑;面对寇员外以及“四圣试禅心”时的富足生活诱惑时,唐僧都没有动摇。
可以用下面这个例子来佐证:有一种观点(在讨论区)认为,孙悟空用金箍棒画出的“圈子”也许对唐僧一行有保护作用,但它更重要的作用是给欲望和妄想“划定界限”(confine),让唐僧等人不“心生”。这一难几乎完全是因为唐僧等人“心动”,倘若加以遏制,完全可以规避。由此推断我们所研究的这些法器很可能是有类似金箍棒的作用的,而且威力比金箍棒更强。延伸下去可以说太上老君的金刚琢也是一个“圈子”,它对孙悟空的限制也是从欲望入手的,不过这与主题联系不大,不详细展开。
2. 锡杖、袈裟和《心经》其实是顶层安排的具体表现与象征物。
西游记里有很多“自然而然”的现象(原文中频繁地使用了“自”这个字,意在表现此,下面有详细引证)。比如一开始如来降服孙悟空之后,为他设置了各种各样的劫难,并且预言他会有一天脱离这个束缚,到那时他自然还有其他的归宿。这虽然可以解释为如来佛祖具有观察洞悉未来的能力,但是人们还是不禁将这个预言与后来的金蝉子取经联系在一起。
如果读者怀疑如来的能力让他预见到了“自然”,可以来看一下观音。他在收服沙僧之后对他进行了一些训导,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让他将自己吃剩的九个骷髅戴在身上。当时菩萨没有直说这样做的用途,直到后来木叉让沙僧把骷髅变成船,用它来载师徒四人过河,这时菩萨也没有“现身说法”。可以认为,这种刻意没有说出来的,看似“自然而然”的“水到渠成”现象,其实早已经有了深层的布局和安排。相应两段原文如下:
但他饥时,与他铁丸子吃;渴时,与他溶化的铜汁饮。待他灾愆满日,自有人救他。《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菩萨日:“岂有不到之理?你可将骷髅地挂在头顶下,等候取经入,自有用处。”《第八回 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
类似地,太白金星曾经提醒唐僧不用担心,在前面“自然”有本领高强的徒弟来保护他,这不是机缘巧合,而是“不可明说”的安排,原文是一段颂子:
吾乃西天太白星,特来搭救汝生灵。前行自有神徒助,莫为艰难报怨经。《第十三回 陷虎穴金星解厄 双叉岭伯钦留僧》
关于高层对取经事业的安排设计,孙悟空的下面两段话说得更露骨:
行者道:“这个放心,暗中自有神灵保护,明中等我叫那些和尚伏侍。”《第十六回 观音院僧谋宝贝 黑风山怪窃袈裟》
行者道:“不妨!不妨!我师父自有伽蓝、揭谛、丁甲等神暗中护佑,却也曾吃过草还丹,料不伤命,只是那妖精有本事。汝等可好看马匹行李,等老孙上天去求救兵来。”《第九十二回 三僧大战青龙山 四星挟捉犀牛怪》
至于为什么这些“安排”和“设计”不可明说,可以有很多种解释。比如,这种类似于宿命的论断很有可能会影响取经团队的“工作心态”,这对如来佛祖所期望的,让师徒连马这五口人历经千辛万苦、跨越各种艰难险阻来到灵山取经的宗旨是不符的。(简单地说,假如他们知道各路神仙都会尽力相助,可能就不会如此积极地保护唐僧了。)再比如,佛教的信仰中,“不可说”的观点占有相当的比重,尤其对于这种“天机”,更不可以泄露了。
这种逻辑结构完全可以移植到袈裟、禅杖和《心经》的用途上来。比如原著中乌巢禅师曾经谈到《心经》的功效:
……禅师道:“路途虽远,终须有到之日,却只是魔瘴难消。我有《多心经》一卷,凡五十四句,共计二百七十字。若遇魔瘴之处,但念此经,自无伤害。”《第十九回 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这里的“自”和之前那些例子何其相似,可以理解为佛祖及其代表的各位神祇:
(1)首先要确保唐僧一行成功通过各个艰难险阻,最后到达西方、取得真经、修成正果;
(2)让这五个人物(师徒连马)积极取经事业,在心智上、技能上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成长。
这当然是说得通的,比如唐僧“金蝉子”的身份注定了他要受到佛祖的特殊照顾,即便是贬他下界也在很大程度上是安排了一种“镀金”式的修炼,自然要保证他取经成功、不受毒害。孙悟空等人也有类似的遭遇,接受了类似的设计和安排。其次,不告诉他们西行之路一定成功,目的是让它们“各自努力”,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唤起积极性,不再赘述。
此外,孙悟空早就明白师父一行“处处有难,步步该灾”,同时也意识到注定的“三日之病”和“一夜牢狱之灾”,说明他已经跳出来看得比较清了:一切都是被安排设计好的,师父肯定不会顺利,也肯定不会有事。这也可以印证上面的观点。
3. 联系法器的宗教意义,发现法器体现了对相应神祇的信仰,后者可以带来力量。
袈裟、禅杖和心经代表了以如来佛祖和观音菩萨为代表的众神的庇护,这也暗示了《西游记》中的一种潜在价值观,即“信仰之力”。
最典型的例子是《心经》。它在众多的佛经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观音菩萨向舍利弗现身说法,《心经》是属于观音法门的经典。受观音信仰的影响,《西游记》中穿插了大量的《心经》内容。[3]这与《西游记》中取经人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艰难险阻和内部不和)之后,观音菩萨往往是首要的求助对象这一现象吻合得非常好。
另外,由于顶层的设计,取经人被安排通过各种各样的艰险,这在性质上是一种“镀金”和“锻炼”,目的是让他们修成正果、让真经流传于世,自然他们所信仰的神佛要加以帮助。“侧敲吴氏首开《心经》全文,若有似无地,隐衬其心。实者,寓衔《心经》之精妙于人迹事物,藉唐僧、悟空、八戒等,代表溺于五蕴苦海之众生相,倘若不经西行之光怪陆离、重重危难,岂有诸佛菩萨沿途护庇,又怎得世尊之殊圣教法,回播中土,荫泽后人? ”[4]
一个具体例子是,唐僧在小西天遇险时属于正式宗教场合,他似乎正披着袈裟,这与后来普天众神都来援助,最后惊动弥勒佛出手相助这一系列事件,都可能有强烈关系。
下面是两个更为直接的例子:
(1)乌鸡国太子要抓唐僧的时候,后者正在“穿上锦襕袈裟,去正殿坐着念经”,因为各路神仙的保佑从而不遭伤害,印证了袈裟的功效;
(2)在灭法国祈雨,悟空故意安排师父念《密多心经》也许有一定用意。这种用意很有可能就是,只有唐僧的静功祈祷才能作为上面龙王等神仙发功降雨的根本依据。
(3)锡杖的功效,可以举渡过黑水河时唐僧正横担着锡杖,最后唐僧不仅淹不死、妖怪要下下请帖因而唐僧不马上被吃、孙悟空得以闻讯、求得龙王相助的例子。这个例子比较综合,不仅印证了“安排”的观点,也印证了“信仰之力的帮助”,同时还印证了下面将要说的“微妙影响”。
在取经团队曾经得到过的、全部看似“自然而然”的帮助中,这一种是最不自然的,不过这些大人物在合适的时机亲自出手,更为清晰地体现了上层权力对唐僧一行经历的顶层设计,进一步印证了“一切都被安排好”的理论以及“神人相助”的暗线。
前面提及,袈裟具有辨识身份的作用。我们也可以推断,这些宝物在神祇之中也有类似的用途。首先,各路神仙看到唐僧身穿袈裟,或者感受到他在念动《心经》,第一可以验明正身;其次,这些宝物也是西方佛界特有的标志物和“介绍信”,由于之前佛祖早已打好招呼,他们看到之后“自然”会鼎力相助,无论如何都要确保唐僧无虞。
而且正是因此,即便退一万步,如果读者一定反对这些“安排”“设计”“影响”是禅杖、袈裟、密多心经的固有能力,至少我们十分有理由认为,这些宝贝具有保护取经人不遭毒害的重要象征意义——象征着普天众神的全力相助,象征着黑暗势力望而生畏,等等。
4. 锡杖、袈裟和《心经》对其他人和事,很可能造成了各种微妙影响。
物理学中有一个“蝴蝶效应”的观点,认为在一个混沌的物体和物质系统中,一个微小的干扰可以对一段时间之后的结果造成强烈的影响。这个观点的本质是物体之间的作用关系——在体系很复杂的时候,很难说清某一个事件能否造成干扰、影响程度和影响的方向。
在取经途中,很多情况下妖怪做出了令人费解的举动,这直接导致了他们的覆灭。用常规的方面分析很难解释此安排,所以应该考虑外界的影响。而在取经路上最可能造成积极地干扰影响的人或物品,就是这几件被人们认为“神乎其神”的神器——这也许是人们所能感知到的最为神奇的之处。
下面列举出两种取经路上的典型情况,证明这种“潜移默化”的微妙影响和干扰,最后列举出一种典型情节来证明“信仰力量”和“安排注定”的观点:
·“不打自招”的情况
很多情况下,孙悟空会遇到很多棘手的情况。或者是因为妖怪神通广大,他自己很难收服;或者是因为妖怪的内部秘密封锁谨慎,他很难刺探得知。总之每到这个时候,往往会奇迹般地出现这种转机:或是他装见了巡山或者送请帖的小妖,从他的口中套出了妖精的秘密;或是妖精自己和小妖吹牛说出了自己的克星,恰好被孙悟空听到;还有的妖怪因为孙悟空的变化而被蒙蔽,莫名其妙说出了本不该说的秘密(如黄袍怪说出内丹的秘密,这本来对谁也不应该说,导致内丹被抢)。比较典型的情节原文如下:
“行者才去把那道人提起来看,却是一只苍狼。旁边那个盘儿底下却有字,刻道:凌虚子制。行者见了,笑道:‘造化!造化!老孙也是便益,菩萨也是省力。这怪叫做不打自招,那怪教他今日了劣。’”《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众妖道:‘大王,若果吹杀了他,是我们的造化,只恐吹不死他,他去请些神兵来,却怎生是好?’老妖道:‘怕他怎的,怕那甚么神兵!若还定得我的风势,只除了灵吉菩萨来是,其余何足惧也!’行者在屋梁上,只听得他这一句言语,不胜欢喜……”《第二十一回 护法设庄留大圣 须弥灵吉定风魔》
需要强调,唐僧在黄风岭被抓的时候,似乎正在念《心经》,这与后面妖怪的“不打自招”的奇怪举动所存在的内在联系,就不难引起注意了。
·“缓期执行”的情况
妖怪抓住唐僧之后,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不将他立即吃掉。有的担心他的“徒弟来吵闹”,要等几天徒弟们散货之后,踏踏实实地吃唐僧肉;有的要下请帖请自己的长辈或者朋友一起吃;有的胆大包天,竟然想把师徒四人全都捉拿之后“凑吃”;还有的妖怪被唐僧一行(尤其是孙悟空)的气场吓破了胆,甚至已经不想吃唐僧了,要把他送还出去(如平顶山),犹豫之中耽误了时间。
“大王,他们见堵了门,攻打不开,死心塌地,舍了唐僧,将假人头弄做个坟墓。今日哭一日,明日再哭一日,后日复了三,好道回去。打听得他们散了啊,把唐僧拿出来,碎劖碎剁,把些大料煎了,香喷喷的大家吃一块儿,也得个延年长寿。”又一个小妖拍着手道:“莫说莫说!还是蒸了吃的有味!”又一个说:“煮了吃,还省柴。”又一个道:“他本是个稀奇之物,还着些盐儿腌腌,吃得长久。”《第八十六回 木母助威征怪物 金公施法灭妖邪》
需要强调,唐僧后来被犀牛精抓住之前正在赏灯,当时他似乎正披着袈裟,这与后来四木禽星下界帮功可能有联系。
·“自有神人相助”的情况
当取经人的所有努力都无功而返时,
大圣正当凄惨之时,忽见那西南上一朵彩云坠地,满山头大雨缤纷,有人叫道:“悟空,认得我么?”《第六十六回 诸神遭毒手 弥勒缚妖魔》
“老姆从何来指教我也?”老姆道:“我才自龙华会上回来,见你师父有难……你快去请他,但不可说出是我指教,那圣贤有些多怪人。”《第七十三回 情因旧恨生灾毒 心主遭魔幸破光》
更蹊跷的是,在七星庵,取经人中的毒药被描述为“入口见阎君”,况且唐僧一个凡人也吃了三厘,他们居然都没有死,在毗蓝婆(很久之后才来到)的帮助下康复如初。联想到车迟国僧人的经历(“悬梁绳断,刀刎不疼,投河的飘起不沉,服药的身安不损”)是因为神人相助,我们可以猜测取经团队的每一个人,都是全天候被各路神祇全力保护的。甚至我们可以猜测,取经人绝对不会死。这进一步印证了这些宝物发挥作用的“安排设计”机制。
当然这里有一些似是而非的矛盾。为什么孙悟空在这个时间点上说唐僧没问题?之前很多次,他已经认为唐僧被妖怪吃掉了,比如艾叶花皮豹子精弄了一个假人头,徒弟三人都嚎啕痛哭,还弄了一个坟墓;在狮驼国,妖怪放出谣言说唐僧已经被夹生吃了,孙悟空信以为真,气得直接去灵山和如来理论。在全书情节接近尾声的时候,孙悟空突然说唐僧性命一定无忧,可以有两种解读方式:一是西游记里有很多前后穿帮和矛盾漏洞,这也许是作者无意间犯的另一个小错误;另一种是,孙悟空已经意识到这一切早已有“冥冥注定”的安排,结果不会改变,只是各个人物协同作用,实现的方式略有不同(有的去下请柬,在路上被截住,耽误时间并且暴露背景;有的直接把自己的本相和克星交待出来;有的故意不马上吃掉唐僧,等等)。
三、反思:应该避免对《西游记》的过度解读,以及过度解读的判别方法
本研究进行过程中,笔者曾经怀疑自己对《西游记》设定的解读,是否有过度解读的嫌疑?要十分小心,如果过度解读的话就会严重地误入歧途。比如孙悟空“无性”,虽然说这和他没有性别没用相应欲望在“字面上”有巧合的联系,但是千万不要认为这就是一种隐喻!逻辑不成立的。再比如“紧箍”和“禁锢”的谐音联系,如果一定要认为作者在写这一段的时候考虑到了这一点(文言和当时的半文言半白话语言中,“禁锢”这个词都是很少见的),就未免会显得生硬和牵强。另一个经典的例子:李安纲认为宋代道书石泰《还源篇》八十一章是《西游记》唐僧所历九九八十一难的原型。“《西游记》八十一难就是依照这八十一章绝句亦步亦趋地演绎而来”,“即《西游记》的结构模式,正是以石泰的《还源篇》为原型,而且这是丹道学上的规律。”如果考察《两游记》的演化(文本和版本)实际,可以明确,这完全是没有依据、不符逻辑的主观臆断,使人不免产生谬悠荒唐之感。[5]
另外《西游记》里更多的教化意味(比如人情世故,宗教信仰等等)在解读的时候也要适可而止。相应一个例子是“青牛”和金刚琢:有人曾经分析(在讨论区)青牛的金刚琢克孙悟空和他的金箍棒,在大闹天宫的时候为什么太上老君不直接用金刚琢收了他?他给出解释:这是为了给天兵天将留面子。这种观点同样涉嫌过度解读。青牛本身就有问题:他在狮驼国就已经成精,后来又被收服,到了这里怎么又成精了?按这个道理是不是也要解读一下这个青牛的身世和反复逃走成精的心路历程呢?未免有些荒唐。对于作者显然没有想到会出现的问题,作为文学批评者也完全没有必要去关注。
所以这里应该有判断标准:批评者时时刻刻要问自己,作者有可能想到这些问题吗?还是批评者自己在无中生有,捕捉巧合而已?虽然说“旧书常读出新意”,但是在涉及到文学作品主旨大意的解读方面,还是更应该关注作者本初可能的想法,避免妄加发挥。
从这个角度来看,作者大肆强调法器的作用,却没有给出具体的功效,并且明显有意地设置了一些奇怪的、不符合生活常识或情节发展规律的情节,可以猜测他应该想过这些问题。所以,这项研究基本不属于过度解读。
参考文献
[1]余何.贪嗔痴,念难除——从《心经》再读《西游记》,[J].语文知识,2011,(1):20-21.
[2]李洪武.《西游记》与《心经》,[J].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27-28.
[3]王海梅.《西游记》与观音信仰[J].潍坊学院学报,2003,(5).
[4]廖贯延.《西游记》中《心经》之略述[J].九州文谈,2011,(4).
[5]竺洪波.《西游记》文化研究的总结与反思,[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1,(2):46-54.
[6]罗譞.论胡适的《<西游记>的第八十一难》(九十九回),[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3,(1):18-22.
[7]杨畅.弥勒佛、布袋和尚与蒋摩诃,[J].文史杂谈,2011,(4):70-72.
教师评语:
张栋梁同学的论文较为典范地呈现了《西游记》导读课程的研究成果。基于《西游记》原著的文本细读,带着明确的问题意识,集中归纳,层层递进,有逻辑地分析和总结了西游故事中南海观音和乌巢禅师赠送“礼物”行为背后的文学、宗教、文化及社会意涵,具有明清小说“物质文化”前沿研究的视野和野心。在此基础之上,本篇论文也超越文本以外,反思了过往文学研究中过度解读的问题,并提出判别方法,完成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