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美国关于人文学科健康发展讨论异常热烈的一年。高等教育体系中,人文学科毕业生的数量、学位的实际经济价值、人文知识的社会价值等话题反复被提出、探讨。近日,美国人文与科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 Sciences)发布报告《人文国家:高等教育2015》(The State of the Humanities: Higher Education 2015),提出了一系列如何衡量人文学科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发展的方法及标准,例如院系的数量、教职工及学生人数、数字技术参与度、研究经费等,旨在对近几年来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人文学科的发展情况进行全面的、平衡的总结。报告发现,在“人文倒退”的舆论环境下,社区大学和高中预备课程中的人文学科发展呈上升趋势。
人文学科作为第二专业受欢迎
该报告是人文与科学院“人文指示器”(the Academy’s Humanities Indicators)项目的一部分。“人文指示器”网站最早发布于2009年,现在已成为全国公认的人文学科发展的信息来源。该网站提供了500余张图表、103个主题,涵盖了人文专业在中小学、大学和毕业生就业情况,以及人文知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相关研究人员发现,美国人文学科院系和教职员工的数量有缓慢的下降,同时能够很明显地看到部分学位被撤销或停止授予。人文专业发展困境体现在新技术应用和科研经费数额上。其中,新技术主要是数字技术和人文知识的结合,以2012年为例,这种运用尚不足一半,只有三分之一的教师在传统课堂上加入此类技术。而科研经费方面,与工程和自然科学专业相比,虽然2012年人文专业经费已经比2005年多了54.6%,但仍只相当于前者的0.55%,且其中来源更多是教育机构自筹款项或非营利组织,联邦政府拨款只占据20%,是所有专业中最少的。
2007—2013年,人文专业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人数均有下降。虽然人文学科作为第一专业的情况不理想,但其在2001—2013年作为第二专业的数量却稳步上升。以2013年为例,选择人文课程为第二专业的学生数占总数的25%,作为第一专业只有10%。
社区大学人文专业毕业生激增
人文专业毕业生难找工作、收入相对较低等是当前学科发展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调查发现,人文专业毕业生的平均收入水平低于其他专业学生,而且一般不太容易进入专业性、管理类行业。
报告显示,2012年、2013年是社区大学人文专业的“春天”,毕业生人数可观,社区大学有趋势成为高等教育人文专业生态圈中的主力军。此次调查不仅仅局限于高等教育体系,还在美国高中进行了相关数据搜集。以“美国大学先修课程”(Advanced Placement Program)为例,它是由美国大学理事会提供的在高中阶段进行授课的大学课程,相当于大学低年级水平,学生在高中阶段可以选修这些课程后申请参加相关考试,合格后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并获得大学的认可。如此可以让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降低大学教育成本、缩短大学的教育时间。调查发现,美国高中选择人文课程作为先修课程的人数相比于其他专业呈明显上升趋势。
人文专业在通识教育中至关重要
丹尼尔·艾伦(Danielle Allen)是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的社会科学教授,也即将成为哈佛大学艾蒙德·萨福拉伦理学中心(Harvard’s Edmond J. Safra Center for Ethics)的主任。她认为该报告最有趣的信息就是关于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她认为,人文学科的一大特色就是其在通识教育中的重要角色,而近年来如何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互相联系一直成为热点问题。一方面,人文学科作为专业技能处于衰落之中是不争的事实,我们能够通过数字看见专业数量的减少,虽然作为第二专业数量在上升,但一部分也是得益于整体入学人数的上升。
另一方面,她表示人文专业教职职位中兼职和非终身制的人数呈增长趋势,社区大学人文专业的形势喜人,人文专业学位人数在上升,学生参与度很高,甚至高中生在大学预备课程中也很喜欢人文课程,这些都说明了人文专业作为通识教育仍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且并未衰落。不论学生毕业之后想从事什么工作,通识教育都是不可或缺的。更重要的是,随着人口的增长,通识教育的需求也在增长,然而因为经济的低迷,就业机会却在减少,因此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人文专业困境。
对于人文学科的健康发展,她提出两个建议,一是对人文学科感兴趣的学生,不论是有自己的专业还是想在人文专业领域继续深造,都需要规划多样化的职业选择道路;另一个建议是希望能够制定行之有效的办法,使得没有博士学位、但是有丰富人文领域工作经验的人也可以胜任通识教育教职工作。她强调,人文学科的每个分支专业都值得发展、繁荣和互相支持,更希望创造出四年制大学和两年制社区大学之间的合作新机制。
中国社会科学报驻华盛顿记者 张小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