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Thomas Ehrlich and Ernestine Fu 译者/孙欣祺
现如今,一些准大学生的家长经常会有如下困惑,即他们的孩子为什么要劳心劳力接受通识教育。他们会说当今大学的主流专业都是与就职挂钩的,比如商科和医科。这些家长想让孩子一毕业就能找到工作,他们把通识教育当作迈向就业道路上的一个可选项,但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是错误的,通识教育应当是必需的。
如何定义通识教育?主要是三种思维方式——分析思维、多视角以及对意义的反思,此外还需要实践能力,即实践理性。除了思维方式,大学生还要掌握各个领域的知识技能,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人文。但本文主要关注思维方式和实践理性。
第一种思维方式是分析。学生需要分析思维来处理信息。大多数大学新生极其依赖外界的帮助来掌握智力技能,而这些技能都是分析思维涵盖的领域,它们不仅在个人、社会等领域至关重要,而且在职场上也不可忽视。如果一个人逻辑思维混乱,又缺少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那么他就会人云亦云,不能对于他人言论或自我直觉做出合理的判断。大学和学院尤其是培养分析思维的沃土。其他场合大多诉诸感性思维,而分析思维恰恰需要理性研究,摒弃偏见。
第二种思维方式是多角度思考问题。即便分析思维能力很强,也不足以解答所有重要命题。在处理许多问题时,主观性和模糊性不可避免。其他一些角度也许在考察这些问题时能起到作用,而这些看问题的角度往往互不相容。帮助学生多角度看待棘手问题,能使他们认识到任何思考角度的局限性。艺术和科学领域的良好教育,对于这种多角度看问题的技能培养尤为关键。
对于好的通识教育来说,以上两种思维方式——分析思维和多角度思考,是必要但不充分。它们能使学生对于争议问题具有多维的思辩能力,却不能帮助学生抉择立场。恰恰相反,它们还反而会让学生觉得所有立场并无分别。这种态度往往导致自我推销成为人生中最重要的目标。
第三种基本思维方式是对意义的反思。这种思维衍生出一系列问题:我的信仰是什么?我想成为怎样的人?我理想中的世界是怎样的?我对这个世界想做什么贡献?处理以上问题的智慧主要来自人文学科的学习,尤其是哲学、文学、历史学科。这些学科的核心即探讨以上核心命题。
如果学生已经可以熟练运用以上三种思维方式,并且学识渊博,他们可能仍然不知道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尤其是面对未知的突发状况。这些状况往往要求他们既具备处理问题的能力,也要有正确的判断。他们还需要整合这些思维方式,把他们应用到现世问题中去。这就是所谓的“实践理性”,即超越深思熟虑的能力,以及在特定场合作出最优选择的能力。
反观这三种思维模式和实践理性,这不正是各位家长对自家孩子的要求吗?职业教育往往疏忽多角度思考能力的培养,在意义反思能力上尤为落后。人文专业的毕业生更有可能具备以上素养,但我们不能保证所有人文专业学生都能力出众,而一些职业教育的学校在人文教育方面也卓有成效。高等院校需要在制度层面狠下决心,力求变革,保证学生在毕业时已经养成三种思维模式及实践理性。通识教育应当和职业培训紧密融合。而这一切不能只是空谈,必须落实。全国高等院校普遍存在落实不了的现象。
我们强烈呼吁,高等院校应该认真考虑,高强度的通识教育是否应当成为本科教育的一部分?大学应该狠抓通识教育还是听之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