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识理念
通识传承
背景介绍
目标与理念
课程建设
组织结构
中心简介
主任寄语
成员介绍
联系我们
模块课程
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
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
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
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
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
社会研究与当代中国
科学探索与技术创新
精品课程
第一模块·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
第二模块·哲学智慧与批判思维
第三模·块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
第四模·块社会研究与当代中国
第五模块·科学探索与技术创新
第六模块·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
第七模块·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
通识教与学
助教工作风采
教师教学经验
《通识教育评论》
刊物简介
投稿须知
征订表下载
过刊浏览
通识写作
历年优秀通识课程论文
“卿云杯”获奖论文
系列讲座
讲座视频
通识动态
通识资讯
国外视角
研究资料
图书推荐
学院藏书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识动态
>>
国外视角
哈佛教授 Michael Puett 新书《The Path》简介
发表时间:2016-10-25
阅读次数:1508次
文章来源: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网站
哈佛大学著名教授
Michael Puett
于今年四月份出版了自己的新书
The Path: What Chinese Philosophers Can Teach Us About the Good Life
。自上架销售以来,此书广受各方好评,现已列入
《纽约时报》“国际畅销书”
行列。
介绍书之前,先让我们一睹作者的风采~
Michael Puett:哈佛大学
东亚语言与文化学院
教授、宗教研究委员会主席,瑞典皇家科学院成员,其研究方向为
中国历史
。作为
东亚文化研究的领军人物
,多次为美国主流媒体所报道。2013年,Puett教授曾获得“
哈佛学院教授
”(Havard College Professorship)荣誉称号(表彰在本科教学中有着卓越表现的教师,当年有五位教授获得此殊荣)。
Christine Gross-Loh:记者、作家,哈佛大学东亚历史学博士。曾于华尔街日报、大西洋报和卫报上刊登发表文章。
作者Michael Puett教授和合作者Christine Gross-Loh 在The Path一书中用
极具颠覆性
的方式告诉读者
如何能过上一种好生活
。它不像其他著作那样着重探讨一个问题,The Path的基本思路是,关于怎样过上好生活我们一开始是无路可循的,它如同一次新的旅程,不过是我们在人生中的每个阶段通过自己不同的所观、所为创造出来的。在这一点上,Puett教授认为中国古代思想理论可以为我们重新思考未来之路提供某些可能性。书中包括大量对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孟、老、庄、荀等人理论的介绍。
The Path一书中的大多观点来源于Puett教授在
哈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中国古代伦理与政治理论”
(Classical Chinese Eth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上所讲授的内容。自2012年开设以来,此门课程广受哈佛学子好评,并连续多年被评为哈佛大学最受本科生欢迎的三大课程(仅次于“经济学入门”和“电脑入门”),每学期都有七八百名学生选修此课。课上,Puett教授向学生展示了中国古代思想理论如何可以引导大家过上一种好的生活。
“中国古代伦理与政治理论”之所以能成为哈佛大学通识教育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这是因为此门课程
向所有关于社会需要蓬勃发展的现代假设提出了挑战
。这也是为什么Michael Puett教授常常对学生说,“学习了这些思想理论,你们的生活将得到改变。” 二千多年前,这些惊人的理论在一系列中国思想家对人类如何促进自身与社会发展的探索中形成。其中某些观点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例如,良序并不来源于个人的真诚与真实,而是来自于礼;影响并不是来自于强权,而是来自于阻碍;卓越取决于我们选择如何去做,而不是个人的天性禀赋;一种好的生活不是由于规划就能得到的,而需通过训练自身以很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每一瞬间;改变也不是从寻找真正自我、而是从创造新的可能性条件中开始的。
Puett教授把中国古代哲学对当今生活的启示,从哈佛最受欢迎的通识教育课堂带到了“国际畅销书”的排行榜上,
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国思想的魅力与精髓
。从苏格拉底至亚里士多德,善、好生活一直是西方古典传统中不可规避的话题,而在The Path一书中,Puett教授对这一话题的探讨则开启了新的方向,他跳脱出西方古典传统的探讨方式,站在自己的学术背景下力图从先秦哲学中汲取精髓,进而为读者提供一条通往善好生活的真正之“道”。正如The Path的另一位合作者——Christine Gross Loh所说,“此‘道’将使你开启自己的无限可能。”
Copyright © 2015 复旦大学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核心课程办公室 | 邮箱:
fdge@fudan.edu.cn
--友情链接--
复旦大学
复旦学院
复旦大学 elearning系统
中山大学通识教育部
重庆大学博雅学院
重庆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西南财经大学人文(通识)学
清华大学新雅书院
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教育
武汉大学通识教育中心
中山大学博雅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通识教学中心
厦门大学通识教育中心
北京外国语大学通识中心
中国政法大学通识教育
上海财经大学通识教育中心
西南财经大学(人文)通识教育学院
湖北大学通识教育学院
上海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
浙江财经大学通识教育中心
上海纽约大学通识教育课程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中心
清华大学通识教育中心
国立中正大学通识教育中心
辅仁大学全人教育课程中心
国立成功大学通识教育中心
东海大学共同学科暨通识教育中心
中原大学通识中心
逢甲大学通识教育中心
国立中山大学通识教育中心
慈济大学通识教育中心
国立嘉义大学通识教育中心
国立中央大学通识教育中心
高雄医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
微信平台 @通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