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小说选读》教学方法:回归文学作品本身,文本细读作家作品,重视学生阅读感受,讨论交流提升感悟。
①金理老师注重让学生阅读原著,本学期的教学共设计了8篇现当代文学作品,阅读作品是学生面临的第一任务,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注重让学生走进文学的现场,直面文学作品本身。②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金老师会对这些文学文本进行文本细读基础之上的分析。文本细读作为一种新的阅读方法,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拓展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它能够使教师和学生真正进入文本,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本课程围绕着“青春文学”予以细读式讲解。选择当代文学史上不同时期以青年人为主人公、表现青年人生活、并且受到青年读者钟爱的作品进行研读。
③金老师重视学生的阅读感受,在课上经常展开多种形式的交流和讨论。另外,本课程开设了线上elearning,其中的“讨论区”模块提供给学生进行线上的讨论,鼓励学生充分自由表达。每学期同学们都会在上面发表1000+的讨论帖,活跃的线上讨论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们对于文学课堂的兴趣。同时,金老师也会选取在线上讨论区比较有趣的观点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交流。
④按照复旦大学通识课程教育的指导精神,本课程设计了三次课下讨论课,将学生分成8个班级,在课余时间对路遥的《人生》、马小淘的《毛坯夫妻》和郑小驴的《可悲的第一人称》三篇文本进行小班研讨。讨论以分组自由讨论/分组辩论+助教答疑解惑的模式展开,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提升对于文学作品的分析和理解,同时提高文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同时,课程也安排了一次观影课程,组织学生观看《人生》这部电影,通过观看电影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文学语言与影像语言的表达的相似与区别,多媒体的教学方式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主动进行文学生活的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