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小说选读》讨论稿
姓名:侯昱晨 学号:17300680054
讨论篇目:《人生》
讨论主题:
发言内容:
各位同学、助教老师好,下面我来说一下我对于这两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首先,是关于高加林的情感问题,我想,我们可以从一个小说中的细节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那是高加林从省城培训回来,此时的他,刚刚在省城见了大世面,正是志得意满的时候,却不料有两个消息,在他看来已显得僻静狭小的县城等着他。
先向他迎来的,是开拖拉机的三星带来的巧珍已经结婚的消息,在这个时候,这个消息并没有给他带来心灵上很大的触动。小说中对他的心理有这样的描写:“他在马路上若有所失地站了好一阵。他想不到巧珍这样快就结婚了。听到一个爱过自己的姑娘和别人结了婚,这总叫人心里不美气。”细细品味一下高加林的心理过程,很难看出来他曾经爱过巧珍,巧珍在他的心里,只是“一个爱过自己的姑娘”。
如果说这个消息只是轻轻地拨弄了高加林的心弦,那么在他回到单位之后,老景带给他的消息就彻底突破了他的心理防线,也让我们对高加林的感情有了更深的认识——这就是他走后门参加工作被揭发的消息。在听到了这个不幸的消息之后,高加林用了一个小时来让自己的大脑恢复正常,在这一小时里,他没有想起巧珍,也没有想起亚萍,这一方面是因为自己乍受打击心乱如麻,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他的心中,始终是自己的前程更为重要。一小时之后,当高加林平复下心绪,他首先想起的是给过自己心灵上蕴藉的巧珍,我们来看他的举动:“他在桌子上狠狠砸了一拳,绝望地叫道:‘晚了,我这个混蛋……’”。最有意思的莫过于“晚了”一词——是什么事情晚了呢?是他意识到自己又要回到农村,而自己曾经借以停靠的港湾也已经嫁为人妇了吗?我想是的。而在他随后想起黄亚萍时,“她没有引起他过分的痛苦,只是嘴里喃喃地说了一句:‘生活啊,真是开了一个玩笑……’”。高加林清楚地认识到了,他和黄亚萍所谓的爱情,是紧紧依附着现代生活方式而存在,离开这种依附的力量,两情相悦的男女之爱很容易就塌陷了。所以我们看到,高加林之后几乎是异常坚决地就和亚萍结束了关系。
回头来看这两段感情,可以说是真爱吗?我想都不是,高加林根本就没有付出过自己的爱情,只是自己在相应的环境下做出了效用最大的相应选择而已。
设身处地的来替高加林做选择,有这样一个特别的想法:在回到农村之后,高加林最好的选择是刘巧玲——有意思的是,这样的看法是有一定根据的。这要我们从路遥当时写这篇文章的背景说起,在厚夫的《路遥传》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路遥在这篇小说初稿完成时,给它取的名字是《生活的乐章》。在初稿中,路遥写到高加林回乡后,不仅高家村和黄土地给予了他宽容厚爱以及无私接纳,而且立即给他重新安排了一个高家村里优秀的爱情伴侣——巧珍的妹妹巧玲,由巧玲主动示爱高家林并且让出民办教师。这样,高加林重新在高家村收获了爱情并找到了归属。我们来看巧玲这个人物,她既有黄亚萍代表的现代知识,又兼有刘巧珍的美貌与美德,与高加林同样是农村知识青年身份,可以说是为回乡后高加林量身定制的理想伴侣,既可以抚慰高加林城市落败后的创伤,又可以减少抛弃巧珍后对高加林的道德谴责。
知道了这些,我们或许会有两点疑问:第一,为什么路遥会对高加林这样一个人物如此的偏爱;第二,最后结局又是如何变成我们现在所见的模样的呢?
第一个问题,我们要从路遥自己的身上去寻找原因。在路遥1980年-1981年间几封关于帮助弟弟王天乐从农村转到城市工作的信件中,我们可以得知路遥为此费尽了心思且受到重重阻碍。这成为促成路遥完成《人生》创作非常重要的影响力之一。路遥帮助弟弟顺利转为煤矿工人而走出农村之后,正式动笔撰写《人生》,在20多天之内夜以继日、废寝忘食、一气呵成。容易想到的是,路遥在对待他笔下的高加林这个人物时,或多或少地加入了一点像弟弟一样的偏爱,让高加林进城的故事可以完美落幕。
而第二个问题,则与本书的出版过程有关。路遥在1981年写完《人生》初稿后一直信心不足,经过一番考量,很慎重地把《人生》(当时叫《生活的乐章》)初稿寄给了时任中国青年出版社副总编的王维玲,请王维玲对初稿把关。王维玲与编辑室的同事一起读了初稿之后,一致认为小说已十分成熟,但是结尾较弱。于是,在王维玲的建议下,路遥赴北京对小说进行了修改。于是结局变成了我们现在所见的模样:巧珍从巧玲处得知学校可能会增加一个民办教师名额,巧珍去求高明楼把这个民办教师名额给高加林。初稿和定稿两个结尾同样解决了高加林的民办教师身份,但是定稿结尾却空缺了高加林和巧玲的恋爱,爱情被悬空搁置。而路遥在定稿的“第二十三章”特别注明“(并非结局)”,不是故事未完结,而是故事另有结局,也窥出他对结局的修改还是耿耿于怀。
抛开高加林在感情上的行为不谈,我认为,他在自己的奋斗道路上,没有什么地方是值
得指摘的。在学校教书时,他兢兢业业,颇受村民好评;在农村赋闲时,他仍然不放弃进城的希望;在做通讯干事时,他曾经为了前线报道跋山涉水,顶风冒雨。可以说,他的每一步前进,都用尽了自己最大的力气。在80年代户籍制度严格限制人口发展、流动,城乡二元对立异常明显的情况下,高加林所做的确实是最佳的选择。可是,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高加林所做的所有努力,也只能让他在“交叉地带”上徘徊——似乎没有一个地方真正属于他。
参考文献:
[1]刘素贞.“时间交叉点”与两种“结局”的可能——再论路遥对《人生》中“高加林难题”的回应[J].文艺争鸣,2017(06):122-129.
[2]毕新伟.“交叉地带”的性别与德性——重读《人生》札记[J].文学研究,2016,2(01):176-187.
[3]路遥.《人生》.中国青年出版社.1982年版.
1
©2017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技术支持:维程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