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论文

活下来,活得痛快

——浅析《棋王》中“吃”与“棋”的内涵

姓名:陈越遥  学号:16300110019  专业:汉语言文学

 

[摘要] “吃”和“棋”是小说《棋王》中的一对关键词,“吃”代表了人最基本的物质需求,“棋”代表了人内心的精神需求,这两种需求在王一生的人生里既构成了矛盾冲突,又能达到平衡并行。

[关键词]棋王,吃,棋

 

[正文]

阿城小说《棋王》刻画了一个深入人心的“棋呆子”形象,在“棋呆子”王一生的生命里,有一对重要的关键词:“棋”和“吃”,这两个字背后所意蕴的是人的两种不同层面的需求。

 

一、吃——基本的物质需求

      “吃”是一个人活在世上所需要满足的最基本的物质需求,人必须要有的吃,才能活下来。

      而王一生家境贫寒,生活艰苦,因此他对吃极为看重,“他对吃是虔诚的,而且很精细。”[1],王一生清楚饥饿的可怕,清楚基础物质需求无法被满足的痛苦,因此他极为看重每一个可以吃的时刻,不论吃的是普通干粮亦或是美味佳肴,他都尊重这些食物,尊重这些让他生命得以延续的存在。

      对王一生来说,吃得饱就是他对吃的要求,他不像大多数人一样,在吃得饱的基础上还要追求吃得好,用王一生的话来说,追求吃得好就是“馋”,馋已经是一种精神需求,是人在物质基础不再匮乏的情况下对食物的更高要求,以期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与快感。而对王一生来说,吃得好固然不错,但哪怕是没油的大锅菜,只要顿顿能吃饱就很知足。

      在那样一个朝不保夕、混乱颠倒的时代,人若是对物质需求有着高标准高要求,是注定会痛苦的,因为环境没有给人这样的机会。但这并不是说物质生活不重要,基本的物质生活是人所必需的,若是物质需求都无法满足,谈何精神,谈何理想,谈何未来?《棋王》由吃“表明它对物质性生活的关注”[2]

 

二、棋——内心的精神需求

      然而,看似只要满足最基本的物质需求就知足的王一生依然有自己内心的精神需求,尽管王一生不喜欢“馋”,同样也不认可叙述者“我”用书和电影来满足精神空虚的做法,但是他用下棋充实自己的内心世界,寻找到精神的宁静与宽慰,让自己活得痛快。

      对王一生来说,这种对精神充实的追求是不自知的,这种不自觉的追求来源于他内心的本源的渴望。当叙述者“我”质疑王一生既然觉得一切都好,为何还要“多余”地下棋时,王一生没有明确回答,只是含糊地说“待在棋里舒服”[3],其实这就隐含了一个线索:即使王一生能顿顿吃饱,并对此感到满足,但他心里还是“不舒服”的,因此他会在心里下棋来排解,来获取慰藉。王一生认为自己这种人,没有什么忧,“顶多有些不痛快”[4] ,其实这种不痛快即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不满足,是一种由人的内心抒发、无法用理智压制的渴望,只是他无法确切地用自己的语言和想法表达出来,而转换为一种模糊的感觉。“何以解不痛快?唯有象棋。”[5],棋就是能够填补他精神空虚的途径。他并非像叙述者“我”那样意识到自己对于书和电影这些精神食粮的欲望,他对棋的痴迷和追求完全是下意识的、刻在灵魂深处的,棋已经成为了他人生的一部分。

      如果将王一生的棋与馋、与叙述者“我”的书和电影作对比,会发现尽管它们都属于精神层面的需求,但是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前者不需要物质基础,后几者则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下棋是几乎不需要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的,尤其是王一生能够在心里下棋,不需要棋盘棋子,他也可以直接在内心得到精神的满足,但是对吃得好的追求、对书和电影的欲望,都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只有有钱买更好的食物、有钱买到新的书、有钱去看新的电影,才能满足自己精神上的这种需求。依靠外物所达到的内心宁静终究囿于外物,一旦失去外物的支撑,精神世界的充实就难以为继。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时代,能满足物质需求已经不易,如何还有多余的物资基础来满足精神上的空虚呢?这时,很多有精神追求的人们只能像叙述者“我”一样感到无聊与烦闷。而这即是王一生最与人不同、最让人肃然起敬的一点,他反求于内心,将棋道、生道完全内化到自己的心灵之中,再从其中,得到长久的安宁与无尽的力量。其实最强大的力量永远来源于内心,外物的作用是扩展与补充心灵的力量,但只要心灵足够坚韧、足够丰富,向内也自有一片天地。譬如对书和电影的追求,在难以获取相关资源的情况下何以不能转换为对过往优秀作品的反刍和对自我创作的追求呢?

 

三、“吃”与“棋”矛盾与并行

      “吃”与“棋”在《棋王》中是既矛盾又相融的两个方面。

      王一生在少年时期就从母亲和捡破烂的老头那里意识到,若要满足“吃”,就不可靠“棋”。母亲告诫他下棋不能当饭吃,捡破烂的老头说:“‘为棋不为生’,为棋是养性,生会坏性,所以生不可太盛。”[6]。如果专注下棋,就无法满足物质基础,因此王一生没有跟随老师学象棋,而是自己不断花费业余时间琢磨思考。这是“吃”与“棋”的矛盾,是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矛盾,追求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道路总会有重合,人往往会不得不进行选择取舍,放弃其中一项。对王一生来说,对“棋”的过分追求会导致他生存的困难,导致他“吃”上的不满足,因此他选择了先保证自己的“吃”,忍痛放弃了与心爱的“棋”更进一步接触的机会。

      然而,“吃”和“棋”必然不是完全矛盾的,对王一生来讲,它们同样意义重大。“吃”的满足不能让他完全地得到满足于快乐,他通过对“棋”的不懈坚持和钻研才得到内心的完满。另一个角度来说,当满足了 “吃”的需求之后,“棋”就成了完全精神化的、具有神圣性的追求,更加干净纯粹,不含杂质。或许正是因为王一生没有跟随老师学象棋,他不将“棋”作为一种谋生的、获取物质资源手段,才能更加全身心地投入棋道,只将其作为完全的精神享受,最终在棋道上得到了更高的成就。正是有物质的基础,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才能够更加放达、更加澄澈、更加去功利化。

 

四、结语

      最基础的物质需求无法满足,精神需求也无从谈起,因为那会“活不下去”。但若物质需求得到一定满足,人依然还会不自觉地去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否则便会“活得不痛快”。小说最后由叙述者“我”的角度发出慨叹:“衣事是本,自有人类,就是每日在忙这个。可囿在其中,终于还不太像人。”[7]。活下来是最低的标准,这是所有生物自诞生到灭亡都在努力去做的事,但身为人类,除了追求生存,总还想追寻快乐,追寻自由,这同样是健全的人的一种本能。在王一生身处的动荡年代,很多可能都被掐灭,很多途径都被堵死,但在这个荒谬的世界面前,他没有放弃,没有崩溃,而是坚定又踏实地活下去,并找到了让自己活得舒服、活得痛快的方法:坚守内心,并从其中获得力量。而在物质资源较为丰富的现代社会,如何保持对物质资源的敬畏之心以及如何反求内心获得精神的满足与充实,又如何在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之间找到平衡与和谐,依然是值得思考的命题。

 

[参考文献]

[1]阿城.棋王 树王 孩子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

[2]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3]陈晓明.论《棋王》——唯物论意义的阐释或寻根的歧义[J].文艺争鸣,2007,4:128-142.

[4]金理.“自我”诞生的寓言——重读《十八岁出门远行》[J].文艺争鸣,2013,9:94-101.

[5]焦亚坤.寻根的旗手还是知青的寓言——以阿城《棋王》为中心[J].名作欣赏,2015,26:125-126.


[1] 阿城.棋王 树王 孩子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13

[2] 陈晓明.论《棋王》——唯物论意义的阐释或寻根的歧义[J].文艺争鸣,2007,4:132

[3] 阿城.棋王 树王 孩子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27

[4] 阿城.棋王 树王 孩子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12

[5] 阿城.棋王 树王 孩子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12

[6] 阿城.棋王 树王 孩子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20

[7] 阿城.棋王 树王 孩子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67

©2017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技术支持:维程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