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论文

个人价值与社会要求双重性的破立 ——基于对《毛坯夫妻》的分析

余丹

个人在长期的生活环境中形成了一套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但同时在遭遇着社会对其的规训,个人所秉持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和社会与之相对应的要求并非总是处于和谐的状态,相反,个人往往妥协、让步于社会要求,遵循社会规范,从而完成个人身份的转变——从完全自我的个人转换为承载社会价值的个人,萌生出共同体意识,做到无缝衔接。当个体无法完成这种转变之时,介于个人与社会的灰色空间就逐渐产生,《毛坯夫妻》中的温小暖正是无法完成这种身份转变,而选择在“灰色地带”生活——即“宅生活”。

 

(一)“宅”的具体指意与灰色空间内涵

尽管宅文化如今似乎渐成浪潮,但其有被滥用之意。如果用一个光谱来看待“宅”这一现象,笔者将其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仅仅是指工作闲暇之际选择在家休息,如看书、追剧、睡觉。第二阶段则是完全的沉浸式休息,减少和其他人的交流。第三阶段则并非以休息为目的,而是长久居家且与人交流少,沉溺于自己的小世界中。而最后一个阶段则指的是完全排斥外部信号,对外部世界产生了极为强烈的厌恶感,达到与世界脱轨的状态。

我们通常对宅男、宅女秉持着一种消极的态度,认为他们是逃避生活、不懂社交,是“消极废人”。这种贴标签式的做法否定了前两个阶段的“宅” 的意义,由于个人与外界的边界正逐渐地被侵犯乃至腐蚀,短暂的回归意味着更好地“再出发”。而后两种却偏离了一种正常的应对之策,或是格格不入、或是力不从心,笔者将这种生存空间称为“灰色地带”。一是个人的生存活动不被看见;二是个人价值和被期待的价值之间的不对称性,并随之引起的未完成的个人身份转变结果;三是在这种不对称性下,个人的被认可程度较低,因此沦为边缘人。

 

(二)温小暖式的“宅”:未完成的身份转变

总体而言,在《毛坯夫妻》这篇小说中,温小暖在家里的生活围绕着做饭与上网展开,她属于夜晚,尤其是五环外的夜晚。她也没有目标和规划,比起现代化社会对“标准”人格的要求,诸如进取心强、责任心强、自我驱动力高,温小暖的特质与世界格格不入,这种完全私人化的活动既很少有回应也不被看见。

温小暖的宅生活是她无法适应转变身份这种社会要求的结果。她并非完全厌恶工作,如,她雷烈噩梦的那一夜浏览一件奇特的“小西装”并感到兴奋,在那一夜她也许在反复进行自我斗争;也并非缺乏专业能力,如,大学应聘时更受青睐的是温小暖而非露露。然而,温小暖却并未准备好适应从无所拘束的“象牙塔”到社会的身份转变。“朝九晚五”是为满足社会劳动需要而制定的规范,在温小暖的眼里却成为扰人美梦的罪魁祸首。一个止步不前或者进步较慢的人对于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而言是一个残次品,由于不再契合社会的需求而面临着滞销乃至淘汰的局面。因此,当温小暖试图再去找工作之时却发现自己已经失去了核心竞争力。这就是社会达尔文法则——适者生存的作用结果。

因此,这种大环境下个体的残缺感就被转化为蜗居生活中个人的整全性,由于不合格于社会规则而被赋予的低价值感就被转移成为宅生活里的自我满足,一种被动的应对转化成为主动的掌握感,“宅”的世界中人成为生活的王者,目光所到之处、心里所想之处、身体所触之处都由自己决断。“朝九晚五”乃至于“996”的时间规范也被打破为个人的决定,时间成为一种可以随意被打乱的选择。

于是,在温小暖的宅生活中,她的个人价值与做饭紧密联系在一起。温小暖如同毛坯房中最饱满丰实的厨房里的“胡萝卜蛋糕”,而沙雪婷则是五星级餐厅里的仿佛不沾人间烟火的“蓝莓芝士”。就与生活的距离而言,温小暖似乎更近。然而,相比于温小暖式的大众共有的却都想摆脱的生活方式,沙雪婷类的人所刻意营造出一种“成功感”让人们都趋之若鹜于将生活践踏在脚底下。温小暖再次与社会期待相悖,成为彻底的边缘人。

青年人选择“宅生活”实际上是在选择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感,这种生存空间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对立而产生的缝隙。而在社会达尔文法则的作用下,被压抑的低欲望与高欲望的社会之间的对立又进一步加深,如同进入到恶性循环。

 

(三)温小暖式的“宅爱情”:互相成全

温小暖的蜗居一方面如上所述是个人身份转变失败的结果,而另一方面又体现出她对生存底线的豁达,这是一种对生活的精准发力,与雷烈的韧性一起,构成了互相成全的感情。

在某种程度上而言,雷烈和《可悲的第一人称》中的小娄很相似,两者过去应该都有着光环似的荣耀,一个是七匹狼之一的院系才子,一个是被人爱慕的文艺青年,也同样面临着买房、结婚、孩子的生存压力。与小娄远走到拉丁丛林不同,雷烈选择了一种妥协的生活,前往五环外三十公里的郊区,住在简陋、粗糙的毛坯房,每天战战兢兢的工作,也体会着生活中的小确幸,比如回到家中的一碗牛尾汤。对于温小暖的蜗居生活,他虽然颇有微词,但还是承担起了后盾的职责,这对于小娄而言是不可想象的。因此,雷烈在面临生存的压力面前是有这强大的韧性,而这种韧性给予了温小暖以支持。而反之,也不同于李蕾对住房的追求,温小暖对于生活采取了一种“精准发力”的态度,“客厅、阳台都是给别人看的,只有厕所和厨房是属于自己的”、“举办婚礼麻烦又费力”。温小暖明白生存的底线,而对于底线之外的事物她保持豁达,“宅”家庭的实现正是依靠着我雷烈的人性和温小暖的豁达得以实现,两个人互相成全。

 

(四)总结与反思:“一曲气若游丝的生存悲歌”

在灰色空间这一地带,对“宅”的评价并非能用单一维度来衡量,正如温小暖一方面无法适应身份转变的要求,另一方面又明白生存的底线而具有通透的人生哲学。青年人的选择是与社会进行互动和博弈的结果,当学生时代结束而青年人开始需要独自去面对社会的时候,较量由此产生。人们易于采取极化的生存方式,要么是完全的妥协,抑或是完全的逃避,总之都是“一曲气若游丝的生存悲歌”。

并且,《毛坯夫妻》在叙述宅的故事时运用到了性别视角,温小暖不仅是一名女性,还具有 “家庭妇女”、“全职太太”的角色如此一来,温小暖的宅行为似乎有着更大的社会包容度。然而,反观现实,许多男性也过着“宅男”的生活,被置以更大的鄙视之意。个人身份转变的困难的确造成其与社会之间所存在的冲突和对立,但是社会所要求的均一的生活方式也加剧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隔阂感,生存空间在不断地被挤压,蜗居在家里的人也会被不断提醒“走出去”,某种程度上社会实际上在剥夺个人的主动选择权。

那么,在所有人几乎都号召着青年人“走出来”、去勇敢地与生活做斗争的时候,生活本身是否可以给予这些人“宅”的包容空间?是否能够让灰色变成白色乃至于彩色?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对立应该如何消解?这也许是时代留给人的永恒命题

©2017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技术支持:维程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