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稿

《人生》讨论稿——彭腾

终将消逝的“黄土地”

路遥被誉为“来自黄土地的作家”,而“黄土”这个意象在小说中也经常出现。在这篇讨论稿中,我希望简单地探讨一下“黄土”在小说中的几层含义及它在小说中所起到的作用,并同时对讨论课中的问题进行回答。

首先,我认为,“黄土地”在小说中包含着两层非常明显的含义:它一方面是愚昧、落后、贫穷的农村社会的象征。从这一角度来说,“土地”是残酷的,它如束缚奴隶般把农民紧紧地拴在自己身上,却只给了他们十分微薄的回报,有时候甚至恩将仇报、蛮不讲理。正如作品中的高家村所展示地那样,在一个十分重视“吃苦、踏实”等品质,连青年们的恋爱都会遭到旁人鄙夷的村子里,真正诚恳、踏实、正直的农民,如高玉德、顺德老汉、巧珍等,却只能或贫穷、或孤苦、或被流言诽谤、被爱人抛弃。而对投机倒把的刘立本、对滥用公权的高明楼,甚至是对辜负爱人、被“贬”还乡的高加林,又宽容得甚至有些谄媚,而在真正强势的“城市”面前,它对待弱者的那股“强悍劲”彻底消失了,完全成为了一个低级的、劣等的形象,而这一形象深入包括高加林、高明楼这些“能人”在内的所有农村人民。所以,当身为农民的高加林,面对来自张克南母亲的羞辱和讽刺时,他几乎毫无招架之力,并且自己也深感认同。

而一方面,它又是生命和希望的源泉、根本,温柔地包容、养育、疗愈着那些被现代文明所淘汰、摒弃的人们。在小说的第六章,当高加林因为锄地过于用力而手上时,顺德老汉就曾“抓了两把干黄土抹在他手上,说:‘黄土是止血的……加林!’”。“黄土”不仅治愈人们肉体上的伤口,更能治愈心灵的创伤——在高加林第一次“城市梦碎”时,不就是巧珍这样一个土生土长的姑娘帮他走出低谷的吗?

“现在,他从巧珍纯朴美丽的爱情里,又深深地感到:他不该那样害怕在土地上生活;在这亲爱的黄土地上,生活依然能结出甜美的果实!”

哪怕说第一次巧珍的帮助是为了博得高加林对自己的好感,可在巧珍被高加林抛弃,还阻止她妈妈和大姐对高加林落井下石,主动帮高加林争取民办教师的资格,这种感情是何其无私和伟大!这种无私而伟大的品质,既不可能源于她自私短视的父母,也不可能来自学校或媒体(实在太可惜了),只能来自她日夜耕作、朝夕相处的那片黄土大地,巧珍就是“黄土地”中所有美好品质的代表。

事实上,在阅读《人生》的过程中,我常常为高加林不懂得“珍惜眼前人”、抛弃巧珍的行为而感到气愤。直到事后(准确来说是写这篇讨论稿的时候),我才开始认真地思考,在高加林、巧珍和黄亚萍三个人物中,路遥到底对谁最不公平?在看文章的时候我觉得是巧珍,但现在仔细想想应该还是高加林。如果是黄亚萍只看到了农村的落后性,巧珍则是“黄土地”的化身,那么高加林才是那个在二者之间被来回推揉拉扯的人,或者说,只有他才是需要在两种生活方式之间做出“选择”的那个人,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小说中,只有高加林的内心是一直处于矛盾、煎熬的状态,而更残酷的是,这种选择并不会改变他的人生,却会让他一辈子后悔。

尽管“黄土地”所代表的两个意象在小说全文中经常是相互交替并且交织在一起出现的,但总得来说,我们还是可以总结出一个发展趋向:“回归黄土——>离开黄土——>再次回归黄土”。尤其是在小说的末尾,当高加林从德顺老汉那里得知巧珍的近况时的那段描写:“高加林一下子扑倒在德顺爷爷的脚下,两只手紧紧抓着两把黄土,沉痛地呻吟着,喊叫了一声:‘我的亲人哪……’”,我认为在这里高加林基本上是一个“浪子回头”的形象(虽然标题注明“并非结局”很值得玩味)。此外,在同样是路遥创作的《平凡的世界》中,主人公之一的孙少安也曾面临着在干部子弟田润叶和普通农民贺秀莲之间的选择(虽然先后顺序不一样),孙少安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让我觉得很像作者以另一种形式再补偿《人生》中巧珍。

最后的最后,我想要回答助教最后在讨论课上问的问题,那就是如何看待《人生》的结局。虽然我上面提到,我觉得高加林回到了黄土地,但作为一个后来人,我更清楚高加林绝不会永远地留在土地上。这一点在《平凡的世界》中就已经初露端倪,可惜路遥去世太早,他只感受到了一种强大又模糊的“形势”(在《平凡的世界》中这“形势”比在《人生》中只是更强一点而已),却低估了它的威力。不久,曾经的黄土地上就会遍布工厂、高速、铁路,还有一座座钢筋森林般的城市,彼时,人们或许很难再在看到大片的黄土,有的只是满地的黑色沥青。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传统农业文明的衰落和消亡是必然的,连带着它的纯朴与无私,也连带着它的落后和贫穷。

©2017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技术支持:维程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