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30日,由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和复旦大学港澳台办公室共同主办的“行走上海”通识游学课程落下了帷幕,共有来自复旦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的内地及港澳台地区的40位学生参加,在丰富而有趣的课程中阅读上海这座传统与现代相融合、中西文化相交汇的都市。
课程简介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自2017年起开设通识游学课程,到目前为止已开设5个主题,共有来自14所高校的588名学生修读。2021年春季学期,通识教育中心推出了新的通识游学主题——“行走上海”,通过专题讲座和实地参访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从历史、文化、社会、市政、经济、文学等方面,带领学生更好地感知和认识上海。
本次游学课程依循历史时间轴,围绕“700年历史的上海(明清)”、“170年历史的上海(近代)”和“70年历史的上海(当代)”三个方面展开。共计安排了6场专题讲座和5个实地参访点。
课程回顾
第一周
2021年5月15日,课程正式拉开序幕。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李天纲教授以“中西文化交汇:从外滩源到徐家汇源”为题,向同学们介绍了730年来上海如何从“南吴壮县”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并着重介绍上海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开放特征、市民精神和国际视野。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王启元副研究员以“作为明清江南的上海”为题,介绍了上海的空间、历史与沿革,讲解了董其昌、陈子龙等上海历史名人。
“纸上得来终学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了让同学更加深刻地感知上海,5月16日,李天纲、王启元两位老师带领同学们进行实地参访,前一天在课件上看到的历史建筑一座座地出现在大家的眼前。在两位老师生动地讲解下,老西门、太卿坊、城隍庙、外滩金融区、圣三一堂等仿佛有了温度,同学们心中上海的历史形象也鲜活起来。在城隍庙,王启元老师将这座名刹如何在历次战乱中浴火重生,成为上海民间信仰中心的故事讲解得栩栩如生。
在外滩金融区,李天纲老师将十里洋场的上海往事娓娓道来。即使是小小的细节也不能放过!比如说:外滩几条东西向的街道分别命名为南京路、九江路、汉口路、福州路、广东路……按照城市命名的规则,第五条马路应当命名为“广州路”,而非“广东路”,那么这个例外是如何产生的呢?李老师告诉大家,在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之前,中国只有广州一个口岸对外开放,初来乍到做生意的英国人搞不清广州与广东之间的关系,因此就错误地把“广州路”命名为“广东路”。同学们在这样的实地教学中,既收获了知识,也体验到了乐趣。
第二周
5月22日上午,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张怡微副教授的“重返现代——谈上海作家张爱玲的香港传奇”主题讲座,以张爱玲的作品切入,追踪这一文学个案在上海、香港和现代文学史上的痕迹,以及对于20世纪现代文学史的意义。下午,李天纲老师带领同学们参访土山湾博物馆、徐光启墓、徐家汇藏书楼以及徐汇中学,生动展示了徐家汇如何成为中国近代文化、艺术、教育、科学的发祥地,同学们都表示大开眼界,这样的实地参访帮助他们摸清了上海历史文化发展脉络。
5月23日上午,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于海教授做了“城市更新的社会治理创新:以上海的社区行动为例”主题讲座,介绍了缤纷社区行动的性质与意义,上海城市更新从空间生产到社区营造的转变,以及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模式。下午,浦东社会治理研究会刘畅老师带领同学们走进浦东滨江驿站,向同学们讲解了上海市在服务市民思想的指导下,在城市公共空间建设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
第三周
5月28日晚上,同学们根据预先选择的题目分成三个小组,在助教的组织下围绕本次游学课程的主题展开小班讨论。同学们在课前都做了认真准备,课堂上唇枪舌战,气氛热烈。
5月29日上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吴建峰副教授的“全球化和上海现代都市空间形成”主题讲座,从经济地理视角,系统回顾了全球化背景下,上海城市内部空间格局演变的阶段、特征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下午,同学们来到了上海创智农园,同济大学社区花园与社区营造实验中心主任刘悦来老师从城市规划角度向同学们讲解了上海在高密度城市中建设社区花园的探索。
5月30日下午,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于海教授以“从世界主义到全球主义的上海”为题,向同学们讲解了上海在近代、新中国前30年和改革开放以来三个历史阶段城市发展的变迁,整场讲座在热烈的氛围中走向尾声。
之后,本次游学课程举行了闭幕式,复旦大学港澳台办公室主任庄辉老师和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副 主任才清华老师对本次游学课程都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勉励同学们继续努力学习。参与课程的同学表示在课程中收获很多,期望以后还有机会参加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举办的相关活动。
游学反馈*
“颠覆了我对上海的固有印象,我了解到了上海的发展变化和人文历史,它对我来说不再只是一个冷冰冰的大都市,而十分具有魅力和价值。
我明白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十分喜欢这样的授课形式。
了解到了城市规划和发展的相关知识,也亲眼见证了为此无私奉献力量的社会群体,他们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
“要阅读一座城市,行走一座城市是一种给人以深刻印象的方式。上海近代的辉煌和当代的复兴,跟中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上海城市的鲜明特色,在于东方的国际都市,在于上海精神。”
“我了解了包括上海的历史、文学、金融、社区管理等内容以及一些小知识,再看如今的上海会有不一样的感悟。
当我在逛外滩时,能知道建筑背后的故事;当我在看到上海规划的发布时,能通过上海的历史、上海的目标以及上海快速发展的背后的逻辑来解读政策;当我在看到上海的城市规划时,我也能通过社区治理的理论来形成自己的理解。
过去只是在这座城市生活,也会去一些著名的景点,但不会去了解背后的故事。了解后会有我与上海共进步的感想。”
* 摘自部分同学对本次游学课程的反馈。
排版:袁青
审核:沈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