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由七大模块构成,第六模块“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包含生命、环境与健康等三个基本课程单元。其中医学类通识核心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生命的意义,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树立敬畏生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的渗透交融。目前开设的医学类通识核心课程有8门,包括:“走近医学:历史与传承”“医学的社会文化史”“医药伦理”“药物·生命·社会”“环境与人群健康”“社会发展与健康”“改变世界的流行病”“公共卫生应急与现代社会”。
为进一步促进医学类通识核心课程的建设,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于2022年5月13日举办“医学类通识核心课程教学研讨会”,核心课程第六模块建设专家小组 、基础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哲学学院等40多位老师参加了此次在线会议,共同探讨通识教育理念,分享课程教学经验。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务处处长、第六模块负责人钱睿哲教授在讲话中表达了对于通识教育理念的赞赏,并介绍了复旦上医“全程通识”的教育理念。复旦上医的人才培养模式希望通过通识核心课程以及“五大课程群”多学科拓展平台,促使通识教育成为学生开展专业学习的“助推器”与反思专业视野的“着眼点”,帮助医学人才的可持续发展。钱老师强调了医学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呼吁医学院的优秀课程团队为通识核心课程的建设贡献力量,在复旦大学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有所建树。医学课程团队要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优势,通过编写医学通识教材等合作方式,加强各学科教师之间的沟通。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哲学学院院长孙向晨教授报告了核心课程七大模块的总体情况,提出核心课程要通过小班讨论、新课审核、学生反馈、教学评估、学科交流、社会溢出等建设环节,促使学生反思生活,提升学生修读课程的获得感。孙向晨老师对医学类通识核心课程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包括:要从知识传授转向对讲授领域的反思性思考,总结各领域中思考问题的特点和方法;不强调教学知识的系统与完整,选择“最有价值的知识”,以专题、问题的形式组织教学;课程内容设计应体现跨学科性,运用多学科视角看待医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夯实课程学习具体要求,将“阅读-思考-研讨-实践-写作”环节相结合,注重过程性考核,增加师生互动;教学团队定期研讨,在教学要求、难度深度、教学理念等方面保持一致。
第六模块“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任课教师代表分享了各自的教学理念与授课经验。第六模块负责人、2020年度“复旦大学通识核心课程优秀教师”、生命科学学院杨继教授介绍了开设“生命进化论”课程的教学体会。他认为进化思维的核心内涵是“以万变求不变”,而随着生命科学与进化论理论的快速发展,如何引导学生将进化思维拓展到其他学科,并培养其创新意识,是该课程的教学重点。通识课程既非专业教育,也非知识普及,而是需要做到深度与广度、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平衡,因此更需要通识教师仔细设计每一讲的教学内容与目标。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高晞教授分享了“医学的社会文化史”课程的教学经验与思考。医学史是一个具有悠久传统的领域,而随着医患矛盾、疫情发展等问题的广泛出现,近来也在世界各高校的相关教学中重新兴起,呈现为医学史教育的文化转向。高老师主张从全球视野探讨东西方医学史的知识建构过程,突出医学的社会性与人文性,注重跨学科与文明之间的对话,并在课程设计中强调经典原著阅读以及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学生深入探索与主动思考的能力。
来自公共卫生学院的王继伟副教授也分享了他开设的“公共卫生应急与现代社会”课程。该课程注重从整体系统的视角探讨流行病、环境污染、食品中毒、自然灾害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背景介绍与案例分析中融入问题意识,通过课堂汇报、课外实践,撰写报告等多元化考核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准备与处理应急状况。“公共卫生应急与现代社会”作为一门新建设的核心课程,王老师希望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将授课内容与时事相结合,从而不断完善课程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
在互动环节中,第六模块负责人公共卫生学院傅华教授、哲学学院尹洁副教授、公共卫生学院戴俊明副教授等分别交流了各自关于通识核心课程的理念思考与教学经验。
这次会议的召开帮助搭建起医学类课程教师之间沟通的桥梁,希望能够以此为契机,促进医学类通识课程的新课申报、课程优化与跨学科合作,进一步推动第六模块的建设与发展。
审核 | 沈 茜
排版 | 沈先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