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讨论总结及方法

小班讨论总结

 

《资治通鉴》导读是一门本科生的通识课,姜鹏老师生动诙谐的讲课方式在学生中颇受欢迎,每学期都有来自不同专业的200多名学生选修这门课程。为了充分发挥通识核心课程对本科生综合能力培养的作用,除了正常的线下教学和线上课程之外,本门课程还专门设置了小班讨论课程,以期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本门课程的理解。因此,小班讨论是线下教学和线上学习之外很重要的一个补充。不仅考验学生们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更考验学生们搜集运用和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临场应变的能力。

关于小班讨论的形式,我们每周都有一个与课堂上老师讲授内容以及线上教学视频相关的讨论主题。学生们需要根据讨论主题预先阅读老师提供的参考文献,并阅读其他相关的课外文献,每次讨论课要预定3到5位同学进行主题发言,形成自己的讨论稿。每次讨论课开始,由需要主讲的同学轮流上去主讲,学生主讲完之后,下面的同学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观点,由助教和主讲学生对学生的提问进行补充和回答。最后由助教对学生讨论稿的完成情况进行总体评价。通过这种形式加深学生对于某些具体问题的理解,并更好的理解课程内容。

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很高涨,每次课下都有学生积极的向老师提问问题。对于老师要求学生们课下看的课程资源和相关材料,学生也多能按时完成。

    对于小班讨论的流程,大致分为课前准备、课上讨论以及课后反馈三个步骤。首先是课前准备:学生按要求阅读讨论课所要求的相关文献,并在线观看老师要求的其他视频资源。需要做报告的同学提前把讨论稿发给助教。其次是课上讨论:每个讨论课都有一个明确的讨论主题,需要做报告的同学依次进行自己的主题报告,每个人15到20分钟时间,报告完之后学生进行提问和评论,然后由助教做总评。最后是课后反馈:学生提前发给助教讨论稿,助教阅读后提出修改意见,讨论课上,学生和助教还会根据报告情况提出问题和修改意见,主讲人可以根据这些意见重新修改自己的讨论稿,在期末之前交给助教。由此就完成了小班讨论的相关流程。为了更好的说明小班讨论流程,以下姑举一次小班讨论的实例:

    我们第二次讨论课的主题是《资治通鉴》的语境,关于这个问题,姜老师在课上已经多有提及,所提供的线上教学视频以及参考资料中都有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些论述,学生要做的是很好的结合线上线下的学习资源,完整的论述这一问题,并能够有所发掘,提出自己对于这一问题的见解。按照安排,总共有四位同学要在讨论课上做主题报告,为了称呼方便,四位同学分别命名为甲、乙、丙、丁。

首先是课前准备的环节,学生按照要求观看教学视频和参考资料形成自己的讨论稿,这一点四位同学都完成的很好,都在讨论课之前把讨论稿发给了助教,助教首先对于其中的一些常识错误和错别字提出修改意见。甲同学可能准备的比较仓促,讨论稿中错别字很多,也很少提出自己的观点。乙同学准备的比较充分,不仅很好的总结了老师的观点,同时还能够有自己的看法,唯一不足的是未做页下注释。丙同学的讨论稿篇幅很大,但大多是摘抄他人论文中的观点,且未加注释。丁同学的讨论稿先总结了老师论文中的观点,最后又又罗列了一些其他材料,但缺少了对于材料的具体分析。

其次是课上讨论环节,这是讨论课最重要的环节,首先是甲同学做报告,该同学的报告大概十五分钟,但由于准备不足,报告的内容不是很理想,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对于这一问题的观点,对于学生和助教的提问,也回答的模棱两可。乙同学的准备明显要好于甲同学,报告时不仅十分自信,而且还加了一些讨论稿上没有的观点,对于学生所提到的讨论稿中的问题,也能做出回应,助教试着提问一些更深的理论和概念问题,该同学也能做出一些回答,虽然并不完整,但明显是有所准备。丙同学的报告基本还算流畅,但是引用别人的观点太多却没有完全消化,而且论述的内容也不成体系,对于学生和助教的提问总是答不到点上,明显是对材料搬运却未加理解。最后是丁同学的报告,该同学的报告首先对于姜老师论文中的观点进行了分析,然后根据其他的材料论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学生和助教的提问可以看出,该同学对于这一问题也是有所准备的,只是其讨论稿中体现的并不充分。

最后是课后反馈环节,这一点各位同学都做的很好,甲同学修改了自己讨论稿的错别字,然后又对论文的观点作了修改,虽然没能提出自己的观点,但也完整的复述了老师的观点,因此最后成绩评定为70分。乙同学又重新规范了自己的注释和引用,并且添加了一些新的内容,使其论述更加丰满,最后成绩评定为90分。丙同学梳理了自己的讨论稿,重新整合了讨论稿里的观点,一些引文也给出了出处,最后成绩评定为70分。丁同学在讨论稿中添加了自己的观点,又增加了对材料的分析,最后成绩评定为80分。

附:评分标准:

1、准确概述阅读文献(60分)

2a、概述,并提供自己的意见和判断(70分)

    2b、引用少量其他文献(1-2种)(70分)

    3a、引用少量文献并提供自己的意见和判断(80分)

    3b、引用较多其他文献(3种或以上)(80分)

    4、引用较多其他文献(至少5种以上),并提供自己的意见和判断(9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