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导读资料目录
[1] 姜鹏. 宋初文治导向与经筵缘起[A]. 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C].: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2009:15.
[2] 姜鹏.经筵进读与史学义理化[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117-124.
[3] 姜鹏.司马光施政理念在历史编纂中的表达——从《资治通鉴补》对原作的改动说起[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7(02):22-35.
[4] 姜鹏.《资治通鉴》文本的内外语境——兼说《通鉴纪事本末》的体裁障碍[J]. 学术研究, 2011(12): 111-120.
[5] 姜鹏.《资治通鉴》是怎样一部书[A].德政之要---《资治通鉴》中的智慧[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6] 施丁.两司马史学异同管窥[J].史学史研究,1998(02):202-243.
[7] 刘浦江.“五德终始”说之终结——兼论宋代以降传统政治文化的嬗变[J].中国社会科学,2006(02):177-190+209.
[8] 刘复生.宋朝“火运”论略———兼谈“五德转移”政治学说的终结[J].历史研究,1997 (3):92-106.
[9] 王曾瑜.王安石变法简论[J].中国社会科学,1980(03):131-154.
[10] 叶坦.司马光王安石经济思想比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01):35-44.
[11] 包弼德.政府、社会和国家---关于司马光和王安石的政治观点[A].宋代思想史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1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