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学经典·论美国的民主
课程导言:
“思想”并非书斋里的观念游戏,而是思想者力图理解历史与当下的积极尝试。细读伟大思想家的著作,不仅是一种引人入胜的智力体验,更是洞察人类事务和人类处境的精神锻炼。托克维尔(1805-1859)正是思想史上这样一位值得我们努力接近的伟大思想家之一,他是继孟德斯鸠之后少数善于政治观察的优秀头脑之一。托克维尔的不朽巨著《论美国的民主》(以下简称《民主》)虽然以美国为考察对象,但其著述视野所及不仅涵盖法国大革命前后的法国和欧洲,而且涉及整个现代文明的未来走向和命运。“一个全新的社会,要有一门新的政治科学”。在贵族社会没落、民主社会兴起的浪潮中,现代政治将走向“民主的暴政”抑或“民主的自由”?如何避免以人民多数之名行专制之实?如何避免民主政制中潜藏的比贵族制更为危险的剥夺个人自由的力量?身处这一新社会的人们有着怎样的心灵状态?现代文明曾经和正在面临怎样的困境和契机?针对现代政治社会秩序及现代人的精神状况,托克维尔提出了怎样的洞见?给出了哪些疗救方案?托克维尔的新政治科学承载着什么样的题旨和诉求?……我们将通过细读《民主》,不断索解这一系列具有重大意义的问题。
文本研读与主题研修相结合,在充分把握托氏文本结构和著述意图的基础上,围绕相关议题成立研修小组,对文本做“考古式发掘”,以“点”带面,横向放大,纵向延伸,同侪相互启发、彼此学习,并在后半程课堂上做一小时左右的研修成果展示。
基本要求:
深入研习文本,能够结合生活世界的问题,深入思考伟大著作。前半程每次课前有两位同学就相关文本论题做口头陈述(7分钟/人);口头陈述者及小组研修成果展示须提前一个星期与教师就有关论题进行面谈。
考核方式及要求:
口头报告10%;研修小组25%;千字作文(一篇,手写)15%;学终(闭卷)考试50%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下卷),董果良 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
Eduardo Nolla (ed.), James Schleifer (trans.): Alexis de Tocqueville, Democracy in America.Démocratie en Amérique. Liberty Fund Inc. 2010.
教学内容:
前半程(文本研读):
1、现代中国的“托克维尔时刻”
2、“民主”:在美国发现的“新事物”:《民主》(上)第十二版序、绪论、附录
3、新英格兰:乡镇治理与乡镇精神:《民主》(上)第一部分第一至七章
4、合众国宪法/民主政制:《民主》(上)第一部分第八章,第二部分第一至六章
5、多数暴政/行政集权:《民主》(上)第二部分第七、八章,《民主》(下)第四部分
6、美利坚民主共和之基:《民主》(上)第二部分第九、十章
7、民主与智识:《民主》(下)第一部分“民主在美国对智力活动的影响”
8、民主与情感:《民主》(下)第二部分“民主对美国人情感的影响”
9、民主与民情:《民主》(下)第三部分“民主对我所说的民情的影响”
后半程(主题研修):
I、美利坚联邦-共和国
【历史:清教革命、《五月花号公约》、北美拓殖、《独立宣言》、立宪运动、《邦联条款》、《合众国宪法》、南北战争;理论:自然法、“无代表不纳税”、分权制衡与权责一致、共和国与党争、复合共和国】
基础文献:
比尔德夫妇:《美国文明的兴起》
汉密尔顿 等:《联邦论》
麦迪逊:《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
斯托里:《美国宪法评注》
II、奴隶制与共和国
【历史:种植园经济、奴隶贸易、“五分之三条款”、“地下铁路”、南北战争、尼亚加拉运动、民权运动;理论:财产权与人权、林肯-道格拉斯辩论、林肯“分裂之家”演说、联邦权威与各邦权利、“黑命贵”与“另类右”】
基础文献:
方纳:《自由之路:“地下铁路”秘史》
福斯特:《这受难的国度:死亡与美国内战》
怀特黑德:《地下铁道》
III、妇女与共和国
【历史:女权主义在美国、妇女参政、男女“同工同酬”;理论:男女平等=男女一样?妇女如何才算“解放”?二十世纪中国妇女“解放”史、鲁迅“娜拉走后咋整?”】
基础文献:
卢梭:《爱弥儿》之“第五卷”
“Seneca Falls Declaration on Women’s Rights” (1848)
《五四时期妇女问题文选》
IV、宗教与民主社会的两种形态
【历史:“政教分离”在美国、美国宗教教派、“公民宗教”在美国;理论:民主社会的“唯物主义”、宗教与“唯心主义”、托克维尔与马克思宗教社会学对观】
基础文献: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之“宗教与民主社会的两种形态”
贝拉:《心灵的习性:美国人生活中的个人主义和公共责任》
马南:《民主的本性》之“民主与宗教”
任军锋:“‘神佑美利坚?’:‘公民宗教’在美国”
V、托克维尔在法国
【历史:托克维尔著述在法国的影响、研究机构出版物、从“巴黎公社”到第五共和国;理论:旧制度与大革命、大革命与新秩序、“后托克维尔时代”的法国】
基础文献:
傅勒:《思考法国大革命》
阿隆、贝尔 等:《托克维尔与民主精神》
若姆:《托克维尔:自由的贵族起源》
François Mélonio: Tocqueville and the French ( Univ. Press of Virginia)
VI、托克维尔在美国
【历史:托克维尔访美行迹考、著述英译及其影响、相关研究机构及出版物;理论:托克维尔理论范式:贝拉、曼斯菲尔德、帕特南】
基础文献:
托克维尔:《美国游记》、《政治与友谊:托克维尔书信集》
里夫斯:《美国之旅:沿着150年前托克维尔足迹重游美国》
曼斯菲尔德:《托克维尔》
艾普斯坦:《托克维尔传》
Oliver Zunz (ed.): Alexis de Tocqueville and Gustave de Beaumont in America: Their Friendship and Their Travels (Univ. Press of Virginia, 2010)
VII、托克维尔与中国
【历史:法国革命-俄国革命-中国革命、中国寻求平等的二十世纪、妇女解放、革命文学、中国的“托克维尔时刻”;理论:托克维尔与马克思、立法者与革命者、两种社会类型与五种社会类型、自由民主与人民民主】
基础文献: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回忆录:1848年革命》
邓恩:《姊妹革命:法国的闪电与美国的阳光》
沃林:《两个世界之间的托克维尔:一种政治和理论生活的形成》
孙文:《三民主义》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反对自由主义》
任军锋:“德谟克拉西 vs. 德谟克拉东:民主的两种政治史路径”
主要参考书目:
* 托克维尔:
《旧制度与大革命》,冯棠 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
《回忆录: 1848年革命》,董果良 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
《美国游记》,倪玉珍 译,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
《政治与友谊:托克维尔书信集》,黄艳红 译,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
《济贫法报告》,李晋 译,载《托克维尔的政治经济学》,格致出版社2011年,附录
《论政治科学》,崇明 译,载《托克维尔:民主的政治科学》,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
《关于新英格兰乡镇的通信》,任军锋 译,载《民德与民治》附录I,上海人民2012年
《论革命:从革命伊始到帝国崩溃》,黄艳红、崇明 译,上海三联书店2016年
* 比尔德夫妇:《美国文明的兴起》,商务印书馆2010年
* 阿克顿:《法国大革命讲稿》,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
* 柏 克:《法国革命论》,商务印书馆2005年
* 斯塔尔夫人:《法国大革命》,吉林出版集团2015年
* 古斯塔夫·博蒙:《玛丽,或美国的奴隶制》,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
* 约翰·密尔:《密尔论民主与社会主义》(第一、三章),吉林出版集团2008年
* 雷蒙·阿隆 等:《托克维尔与民主精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 皮埃尔·马南:《民主的本性:托克维尔的政治哲学》,华夏出版社2011年
* 吕西安·若姆:《托克维尔:自由的贵族起源》,漓江出版社2017年
* 拉里·西登托普:《托克维尔传》,商务印书馆2013年
* 约瑟夫·艾普斯坦:《托克维尔传:跨越时代的民主领路人》,译林出版社2014年
* 弗朗索瓦·傅勒:《思考法国大革命》,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 谢尔顿·沃林:《两个世界之间的托克维尔:一种政治和理论生活的形成》,译林出版社2016年
* 文森特·奥斯特罗姆:《民主的意义与民主制度的脆弱性:回应托克维尔的挑战》,陕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
* 崇 明:《创造自由:托克维尔的民主思考》,上海三联书店2015年
* 杨 照:《以平等之名:托克维尔与〈美国的民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
* 刘小枫、陈少明(主编):《回想托克维尔:纪念托克维尔诞辰两百周年》,华夏出版社2006年
* 王涛(主编):《托克维尔与现代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
* 任军锋:“贵族、民主与自由:道德哲学家托克维尔”,载《西方政治哲学史》(第二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
* 任军锋:“德谟克拉西 vs. 德谟克拉东:民主的两种政治史路径”,载《政治与法律评论》(第八辑),法律出版社2017年
* 任军锋:《民德与民治:乡镇与美利坚政治的起源》,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