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绍、串词讲稿
付若男 15307090151
背景介绍:
1、我们选择的主题是奴隶制与共和国,以下是我们小组的成员
2、这是本次pre的目录,主要从时间的角度为同学们介绍一下美国种族歧视的变化状况
3、如托克维尔在书中描绘的一般美国南北无论在经济制度还是在民情上都存在巨大的差异。发展工业经济并且在法律上已经废除蓄奴制的北方白人与黑人共同劳动,都以追求财富为目的。但北方白人对黑人的戒心更深,北方白人越是与黑人在法律上平等,白人就越要在民情上保持差别和优越感。发展种植园经济的南方蓄奴制依然根深蒂固,在南方劳动是奴隶们所做的事情,南方白人追求一种贵族式的生活,他们喜欢打猎、打仗、玩刀弄枪以及搏斗。但南方白人与黑人相互依存,因为南方白人与黑人有着明确的等级,因此白人与黑人交往时并不担心自己被归类为奴隶的级别。
4、有着不同经济制度和民情的南北双方在西进运动中分歧越来越大,尤其在新建立的州是否要实行蓄奴制方面矛盾愈演愈烈。再次选举典型的时间为大家简短介绍一下。
1) 密苏里妥协案:南北双方的统治者就为新州变为自由州还是蓄奴州的问题达成一个协议,规定在北纬39度43分处划一界线,线以北为自由州,线以南为畜奴州,以后新州加入合众国都照此办理。可是到了1820年,在国会讨论密苏里加入联邦问题的时候,南北双方又发生了争吵。密苏里中有大量奴隶主,但密苏里的土地在界线以北,密苏里究竟以自由州还是蓄奴州的身份加入合众国,成为北部资产阶级和南部种植场奴隶主争执的中心。后来,南北双方签订了一项协议,规定从马萨诸塞州划出一个缅因州,作为自由州加入合众国,而密苏里则作为蓄奴州加入合众国;并且将蓄奴州和自由州划分改为北纬36度30分为分界线,这条线以南的领土允许奴隶制存在,线以北的领土禁止奴隶制。
2) 1850年的“妥协法案”:危机起自1849年12月3日加利福尼亚地区请求加入联邦成为州,并在州宪法中规定禁止蓄奴。国会讨论时,蓄奴和反蓄奴争执激烈,终于通过批准加利福尼亚为自由州,建立新墨西哥和犹他两个地区而不作蓄奴或禁止蓄奴的规定等。1850年妥协案作为一时的权宜之计虽然成功,但两派纷争的根源未除,不过使南方推迟十年宣告脱离联邦而已。
i.①加利福尼亚取得州地位的法案,准许加利福尼亚作为自由州加入联邦。
ii.②德克萨斯和新墨西哥法案,调整德克萨斯-新墨西哥的边界。从德克萨斯划出32.4万平方千米土地并入新墨西哥,由联邦政府付给补偿费1000万美元,在新墨西哥地域加入联邦时有关奴隶制问题由该地居民自行决定。
iii.③犹他法案,规定犹他地域加入联邦时有关奴隶制问题由该地居民自行决定。
iv.④逃奴追缉法案,规定各州司法机构及地方政府必须竭力协助奴隶主追捕逃亡奴隶;任何白人通过宣誓即可确定某个黑人为其逃亡奴隶;凡以任何方式阻挠追缉或庇护逃奴者可处以1000美元以下的罚金,或6个月以下的徒刑。
v.⑤在华盛顿特区废除奴隶贸易的法案。
3)“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1854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取消限制奴隶制扩展到西部新开发地区的法案。当1853年国会开会时,国会在考虑一项有关内布拉斯加的新建议法案。这项建议法案不再将内布拉斯加这一广大地区作为一个整体,而是将它一分为二,北部称之为内布拉斯加,而南部则称之为堪萨斯。这项将原先内布拉斯加一分为二的建议法案被称之为堪萨斯――内布拉斯加建议法案。这项建议法案并没有明确在这两个地区实行奴隶制是合法还是非法。内布拉斯加位于1820年所确定的密苏里妥协线的北侧,在这里是不允许有奴隶的。密苏里州紧挨内布拉斯加,而密苏里州是实行奴隶制的州,密苏里州的奴隶主不希望内布拉斯加地区成为一个自由的地区,他们担心他们的奴隶会跑到这个地区去,他们觉得受到了其周围自由州和自由领土的威胁。1854年1月,民主党党魁道格拉斯向参议院提交了这一法案,宣布密苏里妥协案和1850年妥协案作废;奴隶制的实施不应受任何地域限制;新开发地区实行何种制度,应留给当地居民或其代表决定,即所谓“平民主权原则”。 《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通过后,奴隶制的扩展从此不再受地域限制,不断推向北部,加速了资产阶级内部的分化。
5、美国南北方关于蓄奴制的问题有着不同的看法,在此问题上各方也曾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蓄奴制问题了,下面请观看美国南北方的代表们坐到一起协商的场景:
北方代表们
南方代表们
时间到
6、可以看到南北代表们各执己见,双方都不愿意向对方妥协。和平方式的协商已不能解决蓄奴制问题,只有通过暴力战争的方式解决南北双方在蓄奴制问题上的矛盾。
南北战争的爆发源头是共和党人林肯当选美国总统引发南方蓄奴州的抵抗,南方蓄奴州纷纷独立,南方七州退出联邦并组成“美利坚诸州联盟”,定都里满士。
南北战争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 在“有限战争”阶段,林肯政府进行战争的目的是恢复南北的统一,因担心触动奴隶制会把一些边境奴隶州推向南方叛乱者一方,从而失掉边境诸州这个重要的战略地区。由于北方政府不肯宣布解放奴隶,在内战的第一阶段,北方在军事上连遭失败。共和党激进派及社会上的废奴主义者提出解放奴隶和武装黑人的主张。1862年9月22日,林肯发表预备性的解放宣言。宣布:假如在1863年1月1日以前南方叛乱者不放下武器,叛乱诸州的奴隶将从那一天起获得自由。消息传到南方后,成千上万的奴隶逃往北方。
2) 战争从1862年9月进入了“革命战争阶段”,并于1863年元旦林肯颁布《解放宣言》宣布解放黑奴,允许黑人参加北方军队,之后又颁布“宅地法”,允许所有美国人得到西部的土地。在此阶段的1863年葛底斯堡决战成为内战的转折点,战场上的主动权转到北方军队手中。1865年初,奴隶纷纷逃亡,种植场经济濒于瓦解。北方海军实行的海上封锁,几乎断绝了南方与欧洲的贸易。同时,南方内部也出现反对派,许多小农加入“联邦派”从事反战活动。南方逃兵与日俱增。粮食及日用品匮乏。南方军队于1865年4月9日向北方军队投降,南北战争终止,美国恢复统一。
7、美国的战后重建
重建分为三个时期:
1) 总统重建时期:林肯1863年发布《解放奴隶宣言》只宣布叛乱州的奴隶获得自由,但没有涉及留在联邦内各州奴隶的地位,如果没有法律上的新规定,内战结束后被解放的奴隶以及尚未获得自由的奴隶的法律地位还是不明确。第13宪法修正案就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诞生,中心思想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人能够将他人当作自己的奴隶,没有人可以强迫劳役他人,除了犯罪以外。该法案在1864年4月8日在参议院投票获得通过,但并没有在众议院投票中通过,众议院投票中,党派分界明显,共和党议员投反对票,民主党议员投反对票。反对新法案的民主党议员以州的权力作为辩护理由,认为是否释放努力属于州的权力管辖范围,不应该由联邦越俎代庖,否则就是违宪。林肯在1864年的大选连任后,将立法通过第13修正案作为自己的当务之急,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在1865年1月31日,众议院再次就第13修正案投票并获得通过。但根据宪法的规定,新的修正案要生效成为法律,还必须得到四分之三联邦的约翰逊上任后,继承林肯的遗志,大力推动各州批准第13修正案。1865年12月份共有27各州批准了法案,第13修正案正式生效。余下各州以及新加入联邦的州也相继批准了该法案,但这个过程延续了两百多年,直到2013年密西西比州作为最后一个州通过该法案。
2) 国会重建时期:在这一时期共和党激进派控制国会,并通过十四、十五号修正案。第十四号修正案在1868年获得通过,它赋予所有在美国出生或归化美国国籍的人公民身份,同时给予他们联邦公民权。第十五号修正案在1870年通过,明令投票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先前身为奴隶而被剥夺,但这项修正案并未将选举权宣告为绝对权利,并且只禁止特定几种歧视形式,至于具体的选举政策则由各州自行决定。
救赎期:格兰特总统所在政府的腐败即其他行为使得共和党内形成分裂,共和党逐渐走下坡路。民主党逐渐强大,在1876年大选中,民主党候选人海斯虽胜选,但通过了1877年妥协案。南方民主党白人(自称救赎者)击败了共和党并控制了南方的每一个州,标志着重建时期的结束。非裔美国人的许多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在这些年里被逐渐削弱,美国族群关系也逐渐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