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郁与明朗的融合——浅析艾青初期创作

艾青,一个有独特个性的诗人,在二十世纪30年代初步诗坛就以其热情沉沦的才情享有盛名,在新诗创作理论上也有重要建树,被誉为“中国诗坛泰斗”。

“作揖”,还是反抗?——解读巴金小说《家》中的人物悲欢

巴金的长篇小说《家》[1]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初一个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及腐朽,歌颂了年轻一代的反封建斗争。作品中,以觉新为代表的人物奉行“作揖主义”和“不抵抗主义”,而以觉慧为代表的人物敢于积极反抗封建家长的束缚。

冰冷的手术刀——《围城》文笔风格小探

在钱锺书的《围城》中,精彩的修辞与辛辣的讽刺风格显然是使其广受读者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作者借助其文笔风格所传达出的思想内涵——对人性虚伪与社会丑恶的批判,以及对“围城”心理的哲学反思,才真正使得这部作品称得上伟大。

五四视角和留学生视角下老舍和巴金作品的对比分析

巴金先生和老舍先生几乎是处于同时期的人,他们经历了同样风云变换的时代,五四运动、革命年代、战争年代……两位作家得到作品既呈现出顺势而变的时代特点,又体现出两个作家截然不同的个人风格。

老舍笔下的北京形象 ——以《四世同堂》为例

作为地道的北京人,老舍作品中或多或少流露出北京地方特色。他将自己对北京日常生活、风土人情、人物掌故的了解写入作品中,展现了二十世纪初的北京独有的形象。他的作品因而带有“京味儿”,同时也是老舍内心对北京情感的折射。

浅析《新思潮的意义》与胡适立场

《新思潮的意义》标志着胡适文学改良思想从革命逐渐走向保守,提出”整理国故”的主张。胡适是一个富有成效的建设者,同时也受到实用主义、自由主义的思想,清末白话文改良运动的影响。这些思想促使其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但同时也是转向“整理国故”的缘由。

时代意义、父亲形象与疾病隐喻——看丁玲小说莎菲型女士心理

本文以丁玲女士作品《莎菲女士的日记》为例,分析其时代意义,侧重剖析其所隐喻的现代启蒙意识形态向都市颓废文明转型带来的历史冲突与精神痛楚,同时对作品中的父亲形象与疾病隐喻进行了揭示。

徐志摩之康桥和雷峰塔情结的比较研究

对徐志摩作品的研究一直是现代文学史上的评论热点。本文试图从徐志摩有关康桥和雷峰塔的作品着手,分析和比较徐志摩对康桥和雷峰塔情感上的共通之处及不同之处。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2024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